永成戲院(臺南鹽水)
【地址】臺南市鹽水區康樂路48號(Google地圖)
【時間】下午1330~下午1730(三~五)、早上0930-下午1730(六日)
【休館】週一、週二休館??????
【公車】棕1.棕3.棕幹線(公車動態資訊)於分駐所下車,步行約5~8分鐘。
??????????????(大臺南公車)(路線查詢)(時刻)(票價)(臺南巴士通粉絲團)(大臺南公車APP)
????????????? (詳情請依相關單位公告為準)
【說明】開放時間及活動項目請依現場公告為準
【臺南市活動-鹽水】月光寶盒,亮今津~~2016年月津港燈節
鹽水可以說是臺南熱門旅遊景點之一,大家都喜歡來這裡覓食,鹽水意麵、八角樓的冰、烤雞蛋糕、肉圓(市場內的那家肉圓我超愛的,只是好像好多年沒開了),吃飽飯後可以到附近的橋南老街、月津港,而在近幾年『永成戲院』也開放參觀了,路過時很難不被這棟日式建築物所吸引,總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地方。
在戲院外頭的公共空間做了一些和拍攝電影相關的道具陳設,看到這些陳設讓小編想起當年在臺北當電視劇劇照師的美好時間,頓時好懷念那些同事喔!
回歸正題,公共空間的作品叫做『永成卡麥拉(作者:林建志)』,作品緣由是1945年成立的永成戲院,數十年的時間見證著鹽水地區的興衰與活絡,伴隨著地方人們成長過程所留下的美好記憶,自2000年歇業以來,如今以全新的面貌再次展現觀眾眼前。此處模擬片場情境,最後由熊仔與企鵝仔來開拍,能想像著每部電影拍攝背後的過程,藉此更能珍惜電影所帶來的美好經驗。(部分資料擷取自現場解說)
這裡可以說是戲院,也可以說不是戲院,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我們要回朔到1942年。
這棟建築物建於1942年的『臺南州米穀納入組合-廣內義久調製工場籾收容倉庫』,屋子本身為紅檜木建材。當時黃直經營『永成合名會社籾摺調製工場(1943年完工)』,從事碾米業,後來工場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緊急拆除三分之一的倉庫後才保住倉庫剩餘部分。
後來黃直將剩下的部分改建成戲院,於1945年開幕,隨著時代的變遷,『永成戲院』於1991年左右結束營業,之後在2008年8月展開修復工程,因為一些因素導致修復工程延後,最後木造建築部分在2011年09月修復完成,共計耗資新臺幣1500萬元,後來這裡變成了地方藝文活動場所,平時也開放參觀。(部分資料擷取自維基百科)
永成戲院是鹽水在二次大戰後成立的三家戲院之一,屬於暨放電影又演戲的混合戲院。其創設時隸屬臺南縣鹽水鎮(今臺南市鹽水區),由於三家戲院均位在康樂路上,故康樂路又有『戲院路』的別稱。
『永成戲院』是三間戲院中最早營業,亦是最後結束營業者,約在1991年結束營業。(部分資料擷取自維基百科)
進到室內空間,看到一條條70年代的木造的椅子,又看到南瀛學電子報的介紹,讓我獨自一人坐在戲院內,短暫時間無法回過神,想像著這裡當時的繁華,這裡可以說是當時最熱鬧的一區,因為戲院的成立,周邊多了許多酒家、餐館,馬路上都是來往酒家、餐廳、戲院的人潮,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館內還展示了1945年日製Center牌膠捲電影放映機、1946年臺灣製良友牌阿曼電影放映機、1945年真空管擴大主機、1971年Ray wood牌唱盤式電唱機,和一些戲院留下來的老物。
入口處的這張大圖片就是『戲院後臺山牆』,這是當年戲院後臺發現的手繪圖像,這是當時在這裡公演的戲班,有時因公演停留多日,所以吃睡都是在戲院後臺,山牆上的圖像就是他們隨手畫上的戲劇臉譜,這也留下了永成戲院戲班演出的歷史痕跡。
廁所出來這裡也貼滿了許多復古電影的海報。
在戲院售票口旁的這輛三輪車,是都市藝術工作室與藝術家陶亞倫創作於2015年月津港燈節,在燈節結束後贈與永成戲院,作品為『永恆的時光』。
鹽水不是臺南市中心,但很難想像鹽水有車水馬龍、繁華的那個年代,這裡因為受到重視被保留下來,讓人可以有機會再次看到『永成戲院』的風華再現,反觀創立於1932年,1981年歇業的善化戲院,無法能夠保存下來,只能藉由照片留存在人們的心中。
【臺南市活動-鹽水】月光寶盒,亮今津~~2016年月津港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