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退伍曾在F&F公司當業務三年後
才回家接手建材磁磚行
現在臺灣連鎖早餐霸主 巨林美而美
就是當年我的客戶
我主要是交全臺巨林美而美奶茶所需的
進口愛爾蘭KERRY牌奶精
?
當然賣的量不大
因為巨林美而美奶茶主要是使用美國三花奶精
我們KERRY牌奶精只是怕被斷貨的'備胎'
當然,當年我常勤於拜訪他們臺北寧安街總公司
想推銷我們代理的巴西濃縮咖啡粉
?
回到主題
巨林美而美老闆林坤炎原本和太太
每天開一臺小貨車改裝的快餐車販賣早餐
由於生意蒸蒸日上
1981年進而設立美而美第一家創始店
?
那時臺灣還沒有餐飲連鎖店的概念
其實就算有概念
各種條件配套都不足,也'生'不出來
?
一直要到三年後的1984年
麥當勞進軍臺灣
才一舉打通臺灣創立餐飲連鎖店
所需所有配套'任督兩脈'
?
這些'配套'不脫
做生意最基本的'供給需求'兩端
'需求面'是臺灣在1984年那年
臺灣國民所得正式突破3000美元
也就是美國1961年的國民所得水準
?
1961年那年規模尚小美國麥當勞
創辦人送出22%股權當回扣傭金
給兩家大型保險公司
換來第一筆大額貸款一百五十萬美金
開始快速擴充崛起{影評}:速食遊戲-麥當勞創始人故事
?
這個所得水準也代表臺灣婦女勞動參與率之高
已經無暇替家人和小孩
準備上班上學前的早餐
更重要是臺灣出現麥當勞後
其乾淨明亮的店面
?
尤其媒體有意無意(應該是有收置入行消費啦)
三不五時,'報'一些
什麼麥當勞漢堡出爐幾分鐘,若未賣出就丟棄
對臺灣四處林立的早餐店,帶來莫大衝擊壓力
?
壓力歸壓力
一方面麥當勞當年售價並不便宜
加上全臺分店數也不夠多
有足夠的'時間空間'
讓較低價的'臺灣早餐版'麥當勞巨林美而美崛起
?
有需求沒有配套'供給'方也是枉然
比較晚2年來臺灣設廠的日本豐田Toyota汽車
是帶著旗下有豐田御三家美譽
最重要三家零組件衛星廠
日本電裝,荒川車體,愛信精機一起來臺截然不同
?
臺灣麥當勞打破世界紀錄第一年就回本大賺
主因是對成本錙銖必計老美
財務報表幾乎只須攤提進口全套作業臺設備
?
其他除了肉品外
舉凡漢堡麵包所有番茄醬,糖醋等調味料
全部甄選臺灣本土廠商
僅提供配方和品質標準,完全外包
?
原因很簡單
就是分店少,進口因數量既小又雜反而較貴
?
獲選提供臺灣麥當勞所有漢堡麵包和牛奶的義美
也是當年我在F&F公司的大客戶
以此為契機,用多餘產能
提供之前臺灣根本沒市場(更別提生產)
的品質世界第一級漢堡麵包
?
提供臺灣麥當勞
各式調味包的汐止吉仕食品也如法炮製
突然冒出這些品質世界級的食品加工原料供應商
讓生意火紅的巨林美而美
開始有能力開放加盟擴大經營
?
1987年新臺幣急速升值後
弱勢的美元加上臺灣麥當勞逐漸有規模經濟
民國八十年初
臺灣麥當勞除了義美繼續提供漢堡麵包和牛奶屹立不搖外
其他糖醋,蕃茄醬,調味料皆改為進口以降低成本
吉仕食品被迫轉型改攻早餐店市場
?
也不只吉仕
隨著臺灣外食人口穩定成長
更多食品加工廠加入'戰局'
使連鎖早餐店能'創新'的食材菜單更多
吸引更多更多元顧客上門良性循環
?
不過巨林美而美林老闆當年沒有註冊專利保護自己
造成1993年行政法院
判定'美又美'就像'可樂'兩個字是弱勢商標
沒有專利權
任何人皆可在'美而美'三個字前加字
以做區別便不觸法
這紙法院判例一出爐
對巨林美而美的衝擊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