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應該至少半年了吧,很愛很愛吃鐵板燒,
而且還不能走高檔路線的鐵板燒,
目的不太一樣,撇開食材不談,
中低價位的鐵板燒型態更能搔到我想吃蒜辣且重調味的癮頭,
這和花兩三個小時吃一頓精控火候帶出頂級食材原味鮮美的饗宴不太一樣,
那種,可能久久會想試一次,
但回歸日常,就是喜歡快速套上帽T,是不怕熏上一身菜味的裝備,辛辣刺激的吃頓飯。
以方便性來說,挺常跑微風廣場美食街的鐵板燒,
都吃到服務阿姨記得我常點的主餐,而且每回總是要求中辣,
題外話,這家辣椒不得了,真的朝天椒等級,
常看別的客人點微辣,殊不知應該有一般餐廳小辣程度。
這款鐵板燒吃久了,雖然樸實些,還是能吃出心得,
明明都是同一家體系的鐵板燒,東區這邊的就遠比南京微風夠味,
範圍再拉近一些,純粹用微風廣場這家去比較,
不同的師傅,端出來的料理香氣就是不一樣,
別小看這種中低價位的鐵板燒,火候拿捏掌控依然至關重要,絕非易事,
簡簡單單的鐵板豆腐,就是有師傅可以煎到表面正好恰恰,是誘人的深褐色澤,
上頭搭配的蔥蒜爆香程度剛剛好,正好炒出香氣但仍帶點生蔥蒜特有辛辣的滋味。
看我這麼愛吃鐵板燒,友人推薦另一家差不多價位的店家,
位在中山區錦州街上的葫蘆小郭。
據說,疫情開始之前,每到用餐時段常常大排長龍,
這次是在快接近午餐尾聲時抵達,小小等了一下,
不過入座後沒多久,其它客人陸續用完餐離開,
最後近乎包場,這陣子怕人多的話,挑非尖峰時段用餐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餐後在櫃臺買單時,瞄到店家手寫公告,
好像是為了因應疫情,其實有抽走幾張椅子,讓用餐間距再寬敞些。
無限供應的飲料自取,白飯和湯品則由服務人員負責 -
同等級的鐵板燒來說,葫蘆小郭應該是我目前遇到用餐環淨最乾淨的店家,
鐵板四周和用餐桌面也整理的啵亮,
桌面底下可以置物塞包包,同時備有乾紙巾。
菜單 -
基本款的炒高麗菜和豆芽菜,當然,我的部份一律中辣處理 -
乍看之下非常普通,不過葫蘆小郭的高麗菜滿好吃的,
說不定是當天第二喜歡的料理,
有些高麗菜怎麼炒,中間就是硬邦邦煮不軟,悶久了也沒什麼用,
但眼前這盤高麗菜口感滿好,想必是進了比較好的高麗菜品種,
伴隨高溫快炒的香氣,更主要的是這高麗菜真甜。
?
蒜香菲力 -
原本以為蒜香指的是蒜片,結果是滿滿的炒蒜末,
或許挑選別款牛肉才是期待中的蒜片,
話說,店家還真的毫不手軟,蒜末量之驚人,
幾乎快要喧賓奪主,搶走菲力的風采,
幸好我乃愛蒜之人,不過就算如此,附上的蒜末真的大滿溢。
沒拍到附湯,當天提供冬瓜雞湯,
碗中有幾小塊冬瓜和雞碎肉,雞骨熬煮的鮮度足夠,比起一般店家的例湯實在很多。
A餐的雞排 -
點餐時沒特別訊問,原本以為不特別註明的話會是乾煎料理,
送上桌時才發現是醬燒風味的雞排,
倒也無妨,平常也偏好點帶醬汁口味的雞排,下飯,
倒是因為初訪想嘗試乾煎,看師傅料理功力如何。
同樣滿滿的辛香料和醬汁,這種組合在調味上很難失誤,
喜愛蔥、蒜、辣椒的人,葫蘆小郭應該相當對味。
?
炒雙菇 -
有了前幾道的經驗,送上濕潤的炒雙菇時不再訝異。
?
煎豆腐 -
柔潤水感的菇蕈總是討喜,可惜這裡的煎豆腐也是走類似風格,
表面雖香煎上色,但太過於水感,蓋過本來或多或少恰恰的香氣。
但是這種醬多又濕潤的風格,用在煎蛋上再合適不過 -
九層塔蛋可能見人見智,乾煎或帶汁各有風味,
特別針對九層塔,乾煎的香氣十足,
若換個方位以蛋為主角,水潤的蛋也有其迷人之處,
而且葫蘆小郭的九層塔蛋肥肥厚厚的,澎澎的口感是其吸引人的地方,
不過裡頭的九層塔即轉換為較柔和的香味佐料。
蚵蛋就不一樣了,
內餡換上本當水嫩的蚵仔,這家鐵板燒醬汁豐盈的特色發揮至極。
除了蚵仔,內餡還有滿滿的蔥蒜、辣椒、洋蔥、九層塔,
雖然辛香料下手如此重,但蚵仔的鮮美依然突破重重口味包圍,
那抹鮮味反而串連起所有食材,連同醬汁滲透到蛋裡。
這蚵蛋,真的很不錯,
也應該是當天最適合多汁調味方式的料理,整個水潤又下飯。
整體來說,最欣賞葫蘆小郭的地方還是整潔度,
至於料理調味,我也才吃過一次,又正好碰上都是多汁的烹調方式,
說不定店家的乾煎也不錯,但得再訪後才知曉,
總之目前,這家鐵板燒很適合喜歡多汁多蔥蒜口味的人,
而且那蚵蛋,絕對值得一試。?
?
美味指數:★★★☆☆
服務態度:★★★☆☆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整體環境:★★★☆☆ (三顆半,半星符號打不出來)
回訪率:70%
?
葫蘆小郭鐵板燒
臺北市中山區錦州街166號
(02) 2521-4184
營業時間:午餐時段 11:30 a.m. ~ 登記額滿、晚餐時段 5:30 p.m. ~ 登記額滿
*Courtesy of Google Maps
?
其它中山區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