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雨實在是下的太多了!
想念起去年臺東的夏天。
這篇很囉唆沒有在開玩笑真的是在碎碎念
[ 新蘭漁港 ]
新蘭漁港是全臺唯一灣內(都蘭灣)的漁港,也是那天行程的第一站,
因為時間尚早,小小的漁港沒什麼人,只有幾名看起來是當地人的釣客。
走在堤防上聽的到嘩--嘩--非常不客氣的海浪聲,震耳欲聾,不只耳朵整個人都被震懾住了,
躲在鼠灰色水泥牆裡的我們,早就習慣安靜的做自己的事、習慣不打擾別人、習慣輕聲細語,
如果你太久沒來探望海,就會忘記它是這麼不羈、這麼不吝、這麼熱情、心甘情願的與我們分享它的每一種面貌。
伊藤潤二的《漩渦》中,有個不詳的黑色燈塔,
這是整篇中除了蜷曲的老爸(?),和看到最後都覺得好正喔求認識的五島桐繪之外,印象最深刻的東西,
黑色的燈塔不斷發出強烈詭異的光,這光還是超級高溫,就是要燒死每個上來一探燈塔秘密的人……
所以現在看到燈塔都有種絕望的感覺
[ 都蘭鼻頭 ]
我記得走下都蘭鼻頭的路是崎嶇不平的,
甚至不是一條路,就是一條斜度很大的土黃色沙地,窄窄的,
一邊是攀著綠色植物巖壁,一邊是海,兩條「路」的寬度剛好是兩個人或一臺機車可以通過的大小。
沿著路向下走到底,一整片海就這樣流入眼底。
和新蘭漁港不同的是,漁港的消波塊是在腳下的,站在漁港堤防上可以從巨大石頭縫隙中向下看,
縫隙裡有浪花、白色的泡沫、偶爾閃現的小魚苗、一些垃圾,自成一個小世界。
而都蘭鼻頭的消波塊,是跟我們在同一個平面上的,
這下才得以真正看清它黝黑的身影,又高又壯、結實的承接著一陣陣浪花,
在它面前,我們弱不禁風又渺小。
真的不知道臺灣有這麼美的海岸,這裡空無一人,只有我們跟浪花在單獨對話。
(我真的很像在美術館蹲在最前面擋住大家欣賞畫作的路人!)
原來在2010年,這裡曾為了放消波塊的問題發生爭議。
有地方民代反映,都蘭鼻沿岸遭受海潮侵蝕嚴重;為此,河川局打算放置消波塊來減少海浪對沿岸的影響。
但是臺東都蘭部落的年輕人,擔心消波塊將會破壞都蘭鼻海岸環境生態,同時填滿消波塊的海岸線,
將讓和海洋有著密切關係的都蘭阿美族,找不到下海的地方,下一代將無從學習海洋文化。
抗議的結果,消波塊還是在這裡落腳了,我們也沒來的及欣賞沙灘與海水那柔軟萬變的分界線,
它們融入了都蘭鼻頭的背景,日復一日的無聲佇立,保護著後退的海岸線。
而除了這些問題,海岸線不當開發、廢棄物污染、濫捕等問題,都無聲的威脅著臺灣獨一無二的文化和景色,
[ 都蘭海岸 ]
在前往都蘭海岸的路上,一直看到這些可愛可愛的樹,樹根超細但是高的不得了,而且筆直的很不合理,
明明應該是小小一株的外型,卻像是喝到愛麗絲夢遊仙境裡放大的藥水,不小心咻的就長到天上去了。
他的四周圍都是矮矮的海濱植物,他高的太過突兀好不真實,覺得隨時一回頭它們就會消失,
然後不知道為什麼,看起來好寂寞。
車只能停外面,要走一小段路進去才會看到沙灘,
這裡也幾乎是空無一人,只有五六個坐在漂流木上聊天喝酒的外國人,氣氛非常悠閒。
海灘的沙比一般的沙灘顏色深,
因為都蘭灣的這一小段沙灘,是富含鐵沙成分的「黑沙」,在陽光的照射下會閃閃發亮,
質地鬆軟,踩在沙灘上冰冰涼涼的,一波波的海浪帶著細細的沙從指縫中流逝,看著看著容易放空。
一起去看海吧。
我想到我們都夢想著有一天能住在海邊,累的時候在沙灘上看看書,不累的時候海裡游個泳(才怪)
你招呼著來自太平洋的鹹鹹的風,數著組成海的每一種千錘百鍊才淬煉出的顏色,
陽光灑在腳邊的水面,開出一朵氤氳透明的水晶花,緜延而炙熱。
哪天我們一起去看海吧。
這裏的顏色很簡單,
在濱海公路上,海的那邊是藍色的天空,
海水倒映著天空交織成各種深淺的藍色和藍綠色,閃閃亮亮的容易看的入迷。
另一邊是山和樹,偶爾會有湖,湖水也映著綿延的綠色,匯集成一望無際聳入山嵐的一萬種綠。
我們在大自然隨意的畫布中顯得無知,好像從來不知道山海天空有這麼多相貌,藍色綠色有這麼多種類,
大概就是簡單的色彩塑造了這裏單純的人事物,什麼都不用想太多,
時間也慢了下來,然後感受到真正溫柔的陽光與海風。
---
最後,我真的很想知道細細的樹是什麼植物,但是超難查(是因為關鍵字亂打嗎:臺東 細細的樹 很高),
花了一個晚上進行交叉比對才找到它的身分!!!!!
[ 肯氏南洋杉 ]
又稱肯氏南洋杉、花旗杉
學名:Araucaria cunninghamii
科別:南洋杉科
原產地:澳洲
類型:常綠喬木
用途:觀賞植物、海邊防風樹庭園佈置、行道樹
壽命可長達450年(!!!),高度可達30公尺。
枝輪生平展,側生小枝密集而下垂,近羽狀排列。
通常雌花比雄花早開 15 年。花期 3~5 月。
15年啊,難怪覺得落寞。
都蘭鼻的資訊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鼻
來找我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