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捲頭對於港式飲茶的印象,都只停留在位於百貨公司頂樓,整層都是餐廳的那種。
場地要大,人要多,環境也就很吵雜。當然,也要有小推車跑來跑去,上面擺滿燒賣,鳳爪,馬來糕之類的小點心。
那是一個朋友或家人之間聊聊天,喝茶吃點心,用來消磨一整個下午的好地方,但這種傳統港式茶樓好像愈來愈少了。
現在港式餐廳的經營方式,似乎有了另一種經營方式。
一是類似西式自助餐那種吃到飽的,必須拿著盤子到餐檯夾。另一種也是吃到飽,但可以在座位上填單讓服務生送來。
這種新式的茶餐廳,場地也是頗大,但去用餐的目的卻改變了。為的不是享受輕鬆的談天說地,而是去吃個夠本。
傳統的那種優閒,消失了。
今天,我們來看看不一樣的港式餐廳!!! 雖非傳統那種,但也不是以價拼量的大型港式餐廳。
捲捲頭帶各位來到臺北君悅酒店!!!!
這間飯店大家都耳熟能詳,東區最老牌的五星級飯店。爸爸豬說他小時候就進去過一次。
好奇地查了一下,臺北君悅酒店(以前叫凱悅)在1990年正式營運。(爸爸豬被打臉了吧,你沒那麼年輕啦)
更讓我吃驚的是,臺北君悅酒店目前仍是全臺灣客房數最多的飯店,總共有853間房。
老字號,又位在臺北市最精華的地段,難怪能屹立不搖。
來到臺北君悅酒店最賞心悅目的就是廣大的前庭常有名車停放,今天看到的是賓利!
一樓大廳,仍然豪華氣派!! 光線明亮,非常舒服!!
正中央的噴水池與大型花束,三不五時就有來自各地的遊客在這拍照。
好啦,別讓氣派的大廳讓我們餓了肚子,本文重點還是要介紹好吃的。
來到二樓,這裡是 "漂亮中式海鮮餐廳",對於海鮮料理,正宗廣東菜以及港式點心最拿手。
真不愧是 "漂亮" 中餐廳,這個現代禪味屏風非常有架勢。
這是入口,有點像是豪宅的接待中心,完全不像是間餐廳。
用餐空間由國際知名設計大師季裕棠精心設計,打破你對一般港式餐廳的想像。
除了傳統圓桌與包廂之外,還有這種座位區,擺明了就是要姊妹淘們坐著好好聊聊天。
我也喜歡這個!!! 挑高的白色大理石桌,現代空間中品嘗傳統滋味。
一入座,桌上已擺好的三種醬料。你記得傳統茶餐廳,給的是那種小圓碟,辣醬跟黃芥末擺成 "太極" 那種嗎??
光是這個醬料的擺法,就已經顯露出不同的氣勢與精緻。
旁邊還有二道小菜。右邊是涼拌苦瓜,左邊是韭菜花炒豆干。都很開胃,也讓等餐的時間有了話題。
先來點茶吧。
這裡的茶資每人從60元 的菊花到100元 的高山烏龍都有。
比較特別的是這個杯子,中間就是一般的玻璃杯,但外面加了一層防燙把手,也同時可以欣賞茶色。
正式的菜單,上面寫著 "珍珠. 梁"。原來,"漂亮" 餐廳是這個英文名稱的諧音啊。
來之前的一個禮拜,我都一直在想,為什麼會有餐廳取名叫 "漂亮"??? 這下有了答案。
(如果你上網晃一下,倫敦也有一家中式餐廳就叫做 , 也是港式點心餐廳,不知二者有無關係就是了)
菜單非常豐富,目不暇給,反映出我們對港式料理也僅懂皮毛。
這邊可以單點,也可以點 "漂亮精選套餐"。有三種價位,我們點了一份最基本的那款。總共是七道菜加上一份甜點。
我們另外點了幾項單品,為了閱讀方便起見,還是請各位先看套餐這幾道菜吧。
首先,上來的是 "漂亮精緻集" (由右至左分別是:滷水花枝,海蜇松阪豬,燒鴨)
中間這個是 "松阪豬",顏色超漂亮。油澄澄的,非常賞心悅目。
這塊肉並不大,畢竟是松阪嘛。但一口咬下去卻異常厚實!!
外面那層類似叉燒,加了不少糖跟蜂蜜拿去爐烤,但吃起來卻跟一般叉燒有天壤之別。
因為它很厚,而且是高級的松阪豬肉,但卻並非需要使勁地咬,而是很飽滿地在嘴裡發出高級豬肉特有的肉香。
有點像疊了很多層很多層的高級豬肉乾,超好吃!!!
山藥花膠燉雞湯。
這我無法跟各位報告味道,因為二位小朋友喝光了,直說好喝好喝。
山藥燉雞本來就很對味,加上廣式料理 "煲" 的功力與火侯,應該很有水準。
蔥燒扒大明蝦。
蝦子過年的時候吃了很多,所以這隻上來時並沒有很大的震撼。
但也請仔細看,這有點像是 "清蒸魚" 的做法不是嗎?? 下方墊了一些粉絲。
先吃完蝦肉,再去解決那已經吸飽鮮美湯汁的河粉,屬於清淡入味的一道。
梅子白玉蒸鱸魚。
跟剛剛的大明蝦一樣,這道鱸魚算是標榜漂亮餐廳主打 "海鮮" 的證明之一。
這道也算是輕淡的,蠻特別的是,白色的鱸魚與下方白色的豆腐在視覺上幾乎合為一體,你要等到挖的時候,才會恍然大悟。
橙汁排骨。
套餐上原來是煎羊排的,但服務生告知對小朋友來說可能有點辣,所以改成這項。
跟前二道的清淡不一樣的是,味道比較重了。外皮些許地焦脆,裡面的肉半嫩半韌。我覺得還不錯。
金瑤上湯娃娃菜。
娃娃菜? 這不就是大白菜嗎? 樣子,顏色不都一樣?
如果我只看照片,我也會認為娃娃菜不就是 "小一點" 的大白菜。
但娃娃菜的細緻甜度與滑嫩,就不是大白菜能夠比的。也正因為如此,娃娃菜的價格要比大白菜貴上許多。
我覺得,真的要吃過才能分得出來,二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口感。
荷塘臘味糯米飯
這應該是廣式粽子。臺式肉粽比較香,也比較油,大多是三角型。
而廣式粽子也大多使用荷葉,長方型,加上裡面包的餡料也完全不同,以至於跟我們熟悉的肉粽有相當的差異。
沒有五花肉,沒有花生米,更沒有鹹蛋黃,包的是二種不同臘腸。
經過蒸煮之後,臘腸的味道由內而外,荷葉的味道由外而內,讓糯米有了豐富的情感。
漂亮甜點水果集 (傳統杏仁茶+ 水果)
左邊的水果就不形容了,重點在右邊的傳統杏仁茶。看起來像豆漿,但卻又更香更濃。
這讓我想到了芝麻糊之類的傳統甜點,本來就已經不常遇見,好吃的當然也就很難找。
OK,以上是漂亮精選套餐。下面看到的是我們的單點點心。
海鮮腐皮卷 200 元
或許外麵包的腐皮讓這道有了不怎麼樣的賣相,但酥脆的腐皮卷裡面,卻是滿滿的蝦肉餡。
這要沾醋吃,很不錯喔。
化皮脆燒牛腩 480 元
這道上來讓我們有點吃驚。因為分量並不大,但二大二小四個人卻有吃不完的感覺。
牛腩,指的是牛腹部下的側肉,是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
通常會在牛腩燴飯之類的吃到它,所以對它的印象就是滑滑的,軟嫩的。
但這次吃到的,卻是 "超級有嚼勁"!!!
一塊肉有三種層次,最外面皮的已經烤到些許焦脆,中間白色的是油脂比較多的部分,而底部則是瘦肉較多。
這麼說好了,它跟我們常吃到的白切三層肉很像,但這次是牛腩,而且是用烤的。
而且,刻意地將味道弄的偏鹹一點,總覺得手上拿得不應該是茶,換成啤酒會更對味。
這道是我從沒吃過的。
白雲海皇餃 180 元
回家寫文時才發現,我們點了很多 "蝦"類的點心....
查了一下資料,這道是由帶子(干貝)、蝦仁、干貝絲、蟹腳肉、蝦卵做成餡料而成。難怪要稱為 "海皇"
因為海裡面的好料都被一網打盡了啊。這一口吃下去,滿滿都是鮮味。?? 非常棒!!!必點。
松露鮮蝦餃 200 元
其實單點的時候我們壓根拿不定主意,好心的服務生推薦我們這些餐廳的人氣商品。
這次上來的是松露鮮蝦餃,跟上面的海皇餃比起來絲毫不遜色。
從這些小點的飽滿程度以及打開蒸籠的那一刻,你會知道五星級飯店的精緻度遠遠超過那些吃到飽餐廳。
我在別人的網誌上看到,其他餐廳並不會便宜多少,但賣相跟這裡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
整尾鮮蝦包在裡面,配上淡淡的松露調味,怎麼可能不好吃??
(我又好奇地查了一下,臺北蠻多家茶餐廳有這道 "松露鮮蝦餃",各位可以從視覺上比較一下,高下立判。)
原只鮑燒烏蔘 520 元
爸爸豬非常喜歡吃烏蔘,但我娘家幾乎不吃。有幾次過年,我媽特別到菜市場弄一大盤給他吃個過癮。
今年.....哈哈,我媽好像忘了。看到菜單上有這道,就點給他 "老人家" 吧。
原以為這道菜的主角是烏蔘,沒想到配角也非常搶戲啊,居然是顆6公分大的鮑魚。
二者用蠔油入味,似乎在盤子裡相互較勁,從海底比畫到岸上來了。
滑順好入口,蠔油的鹹味稍微蓋住了海味,但也讓本來沒什麼味道的烏蔘添加了風情。
臘味芋頭糕 160 元
來到港式餐廳,沒來個芋頭糕或蘿蔔糕怎麼行?? 就算是最基本的,也更能看出師傅的功力與餐廳的水準。
芋頭糕本身紮實當然不在話下,裡面滿滿地都是芋頭絲。上面鋪的碎蝦皮與蔥花也很提味,幾乎不用沾醬就很好吃。
蠔皇蒸鳳爪 160 元
這也是飲茶基本款,千變萬變唯我不變的鳳爪。沒有蒸過頭,外皮沒有過爛。甜甜鹹鹹,很標準的鳳爪。
杏香雪山叉燒包 180 元
好啦,到了最後,要介紹我們 "點了二次" 的超級熱門。因為超級好吃!!!!
幾個月前我們曾到一家號稱米其林的港式餐廳 (嘿嘿嘿,知道是哪吧),第一次吃到外麵包著類似波蘿麵包的叉燒包。
這裡也有,而且更好吃!! ??
剛端上來的時候,形狀有點像 muffin,小孩子說長得很像 "天燈" (還真有點像)。
但酥脆也有點燙手的外皮實在太香了啦,那是一種專屬剛出爐麵包特有的誘惑!!
一撕開,紅咚咚的叉燒餡映入眼簾的同時,原本麵包的甜香又加入了叉燒特有的甜與鹹。
吃一口,超有層次感!!! 喜歡吃甜的人絕對會愛上這個!!
真的不誇張,我們四個人吃了六個!!! 因為不知道下一次來吃是什麼時候啊。
吃得心滿意足,來張二位小姐的 "少女漫畫長腿照"。
這一餐很過癮,嚐到不少以前沒體驗過的食物,以前熟悉的味道也重新被定義了。
原來,港式飲茶可以有這種層次的吃法!!!
價格....當然不便宜。但五星級飯店,就會給你五星級的環境與服務。
我覺得這個地方很適合請客,客人滿意,主人有面子。
這裡也很適合三五姊妹淘聚會,每個人800-1000元,點上八九道小點,會是很棒的回憶。
Pearl Liang 漂亮中式海鮮餐廳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2樓
電話:02 2720 1230
這一餐很過癮??,嚐到不少以前沒體驗過的食物??,以前熟悉的味道也重新被定義了。原來,港式飲茶可以有這種層次的吃法?!!!價格....當然不便宜??。但五星級飯店,就會給你五星級的環境與服務??。我覺得這個地方很適合請客??,客人滿意,主...
由捲捲頭 /品味生活貼上了 2016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