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列入基市三級古跡,且建了兩座涼亭於炮臺兩旁
規劃成像一個市區公園的感覺
而古跡現存為指揮所,砲盤區的四個砲座及觀測臺,大砲已全部不見了
另外在入口處有個營區遺址,現在是整修中。
怕小孩無聊..還有溜滑梯可以小玩一下
白 米甕砲臺位於基隆港西岸的小山上,與東岸的二沙灣礮臺群共同來保護港口,由於是位在光華街山上,又名光華古砲臺,建造時間大約於清朝光緒年間。另外因座 落於基隆港西邊,又位於海拔近70公尺的高地上,高地的兩旁有小山,地形則為一馬鞍形,形成天然的屏障,因此成為了港口西岸的第一道防禦防線。
要 塞區域從山腰往下看,由左而右分別為指揮所、砲盤區的四個砲座、觀測臺三個區域,並列面對海上,砲臺區包括營區廁所、日式營舍、彈藥庫、砲盤區、機槍陣 地(英式測距儀基地)、觀測臺等等,砲座後方並設有斜玻道可通往下面的貯彈庫,而左側的指揮已改建,像這樣的砲臺配置,目前臺灣現存砲臺古跡中,只有白米 甕砲臺是特有的,可能是因地形上位於兩座小山丘間
另一邊的涼亭旁邊有指揮所
可 阻擋來自側邊的攻擊,兩旁的高地則提供了絕佳的視野,成為指揮所與觀測臺的最佳選擇,其指揮所位於砲座西側的小丘,觀測臺則位於右側的山頂上, 兩者都可以俯瞰基隆港,還有,由於白米甕砲臺的主要任務是直接以火力摧毀敵船於港外,因此一字排開的方式便可發揮最大的攻擊砲火,進而達成「制海砲臺」的 目的。
近今300,4000年前 西班人就在此地建築堡壘。
清光緒11年(AD1885) 中法戰爭,法國曾佔領此地。
日據時代 現在所看到砲臺是日本人所改建的,以非西班牙,荷蘭,法國人當然的砲臺設計
眺望基隆嶼
看基隆地標(協和發電廠的三隻煙囪)
往山上的樓梯很陡
有帶小孩要小心..蚊蟲很多
拍到一半下起毛毛雨..又來又出太陽
剛好捕抓到這一幕..彩虹
妳們的推文~是我發文的動力唷^^
感謝支持
白米甕砲臺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太白里光華路37巷底
★ 自行開車:
1.國道三號:至基隆交流道下,由基隆市沿中一路接中山一路,至中山四路右轉光華路,在太白里處左轉上坡路即可到達光華古砲臺。
★ 搭乘大眾運輸:
1.公車:搭乘基隆市公車301路太白里線至太白里站即可到達光華古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