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規劃出的登山步道總共有十八條之多,想要走遠一些或是繞個環狀路線就需要多條步道才得已完成。猶記得步道新手的我,走過碧龍步道、牛灶山步道接往碧龍宮步道的路線,當時還不習慣原始山徑,走得氣喘噓噓、汗流夾背,對鶯歌的山有些拒而遠之,過了半年多一點,這次再挑戰鶯歌的步道,覺得輕鬆許多,也不枉費這一年來每週都去找山來健行了。
這次的健行路線起點想了很久,考慮過從西鶯公園或北鶯公園,又怕車不好停,選擇了最多人推崇好停車的宏德宮(孫臏廟)開始。由孫龍步道起點接鶯歌石步道、小小一段的光明山稜線步道再往下至二坑步道接回孫龍步道,就又是一個小環狀路線了。此次健行有友人相伴,從裡安排了一個對路線來說比較不順的〝牛灶山觀景臺〞,帶她欣賞一下鶯歌、三峽、樹林等區的風景。
鶯歌石步道全長約有1.2公里,起點為北鶯公園(山河戀社區旁步道口),終點為遇光明山稜線步道,前一、兩百公尺皆為人工步道階梯,是鶯歌石步道裡最好走的路線,接續著全為原始山徑,有些路段甚至更需要拉繩輔助,所需的體力等級為中等。一路上看見有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來健行,還算年輕大人的我們當然不能被拍死在前浪沙灘上。
個人不是開車前往,故直接將機車停在孫龍起點入口旁。從孫龍步道進入鶯歌石步道,這段距離僅約300公尺,平坦好走跟散步沒兩樣,也好在難度近乎為零的這段還蠻短的,初次前來的友人當時還以為這步道就這麼EASY,在開始覺得無聊之際,終於到了筆直延伸的階梯,頓時有了『我們要爬山的感覺了!』
▲輕鬆好走的孫龍步道,在午後時分,附近居民都會前來運動健行。
孫龍步道與鶯歌石步道是相交的,當遇像公佈欄的裝置旁就是轉往鶯歌石步道的方向,地面上也有顯示路標。公佈欄上寫得是『鶯歌地名的由來』,有興趣的朋友們能稍微看一下,但絕對不會是我亂想出來的「這地區有很多黃鶯啼叫像是在唱歌一樣」的理由,請放心觀用。
還在與長階梯拍照時,遇有兩位大姐來搭話,問『爬上去需要多久的時間?』因我們也是初次來鶯歌石步道,只能用距離來推斷把這條路線走完的時間,當時我們推算約為0.5~1小時可以走完,但這不包括回程啊!後來,她們又補句『這麼長的階梯她們無法走,所以想問一下』,嗯哼~!我們認真了。
每當開啟階梯篇章會覺得有點討厭,待走完這步道後,回想起這階梯只剩下懷念(欸!也不是啦?。┚褪撬惚容^有規律性的一段,階高不高且一致,可以不必太注意腳下,是頗為不費精神的一段,能好好欣賞左右豐富的綠植與陽光灑落的斑駁光影。
▲直完後,還會得蜿蜒一下的階梯。
階梯途中會遇一木造的八角涼亭,對面就是鶯歌石本人了,石壁部分分別有數個不知道是天然形成還是人工鑿出的洞,放置了幾尊神像,沿著鶯歌石繞上去就可以看見它頂端的模樣,兩者距離不遠,可選擇在涼亭裡休憩一下或直接衝上鶯歌石觀景臺。
雖然涼亭的造型走的是《易經》的八卦中國風,但木頭漆上的顏色很Tiffany藍,再透過涼亭看亭外的綠植、落下的樹藤、樹鬚們更是有令人想停留欣賞像畫一般的清新森林感。
鶯歌石觀景臺能就近觀看鶯歌石之外,還能略略觀賞附近的景色,此處高度不高,很多風景都被近一點的高樓建築遮住,就少了登高能望遠的享受,於是在這逗留的時間還不比八角涼亭來得久。
從鶯歌石觀景臺離開以後,繼續上行,步道開始變為原始山徑,是泥土與大石子摻雜的路,無論是上坡或下坡都需要特別的注意的路段,尤其是下坡一不小心就會腳滑。還在觀景臺拍照時,就遇兩位女生剛從上方到來,休息了一會兒,後方又來了一位女生,原來她們是結伴同行前來健行,只是下坡路段比較不好走,最後那位女生的褲腳都沾染了泥土,可能在路途中,有不小心失滑過。
所以,來到鶯歌石步道,除非只想到觀景臺賞景,不然還是建議要穿著有止滑效果的運動鞋前往會比較適當。當日天氣頗熱,一路下來也補充了不少水分,雖有綠葉成蔭,微風吹拂也帶有一絲涼意,但爬這步道比一般走人工步道時動作大很多,更易流汗,若在夏季前往,更須注意防曬。
▲上山容易下山難,好在規劃路線時,不從這條返程。
較為陡峭的路段旁邊都會有簡易輔助的拉繩,摻雜與泥土中的大石子們也發揮它們的功用,一手拉著繩索,一腳踏著石子,讓上山的難度降底許多。
每走過一段陡坡,就會再接續著溫和的路段,讓呼吸得以平穩。個人爬山速度不快,更多時候都為了取景而停下腳步,所以整個路線走完,真的是臉不紅、氣不喘,最多就只是流汗及被曬黑:)。
這觀景平臺沒有任何的名字,卻是鶯歌石步道裡,展望視野最佳之處,可遠望土城區、樹林柑園、臺北大學、三鶯新生地、三峽區、鳶山及橫跨於其中的大漢溪流。只是平臺中並無任何遮蔭之處,若遇天氣太熱,也無法在這逗留太久。
▲觀景臺180°視野展望。
▲觀景平臺。
流淌在步道裡的光影,兩側的樹木綠植都是原始山徑最美好的部份,也是讓人一直想往山裡鑽的原因之一。有時,連快門都難以捕捉那美麗的景色,也可能技術還不到位,無法把陽光、樹影搖曳所呈現如波光粼粼的場景記錄在照片上,但那種令人深刻的畫面,總會在腦海裡揮散不去。
很喜歡樹幹、樹枝在大自然中自由伸展的姿態,它們總會有以令人意想不到之姿出現在眼前,除了向上生長之外,還會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生長模式,就好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一樣。
不知是否友人的穿著打扮太網美風,所以遇見對向來人,不免俗地被關心了幾句,最多的就是怕我們走不到終點,一直告訴我們上面很難走或還很遠之類的話語。Don't Worry!我們從中午前就開始走了,打算一整個下午就耗在這,再怎麼慢慢走,也會在太陽下山之前,走完這些路線的。
▲鶯歌石步道公尺數,看見600公尺時,才驚覺我們才走這條步道的一半,前面耗費了太多時間在拍照上了。
盤根錯節的樹根也屬於步道中的一部份,踏著自然形成的樹根階,在這裡有著滿滿的森林感。
從下往上看時,覺得上坡陡峭的路段好像有難度,實際走過一趟,個人是覺得還可以,只是要多注意腳下及踩點,這邊的石頭還蠻堅若磐石的。
越接近鶯歌石步道終點,越是覺得這邊枝繁葉茂的畫面美。每當回家整理照片,請朋友代為選照片時,他們總會覺得就是滿滿綠綠的一片啊!是很森林感的畫面,又因個人走的步道還不錯多,久而久之,他們就變得更麻木了。每個地方的森林,看似長得一樣,還是有它美的地方啊!
步道終點會遇一岔路路標,是指往牛灶山,我們轉往那方向順著階梯而上來到光明山稜線步道。走數十公尺的稜線步道後再右轉下往二坑步道。
▲鶯歌石步道完成一跳。
二坑步道不長僅約450公尺,從稜線步道走會是下坡路段,步道也是屬於原始山徑,只是多為泥土,少了有止滑效果的石頭,所以走下坡時,更要注意是否會腳滑。二坑步道整體而言並沒有鶯歌石步道來得美,但還是有長得很獨特的樹木們,更有一鶯歌煤礦遺址於步道中,只是沒人指引、無任何說明介紹,實在無法將其認出,就算是經過了也不曉得它在哪兒啊!
▲別問我在幹嘛?問就是我在享受那一隅的陽光。
快到二坑步道的起始點時,一旁有工廠之類的建築,其旁有一兇猛的黑狗,聽見我與友人聊天的聲響就狂吠不止,還突然奔出,驚嚇到我們,好險牠有上狗鏈,離步道還是有段距離,但還是提醒路過的健行者,請小心狗狗。
結束了二坑步道後,來到柏油馬路上,看著路標指示有往孫龍步道及碧龍步道,要前去孫龍與牛灶山那處的觀景臺,故先選擇往碧龍方向的步道。經過一小橋,左邊電線桿旁的階梯就是往碧龍步道的方向。
此處至觀景臺的距離也很近,只有240公尺,比較困難的就是多為向上階梯,大約近140公尺都是石階,階高偏低,跨幅較大的人就能兩階兩階跨了。
上完一小段階梯就會來到平坡段後,會再接續著較為陡上的階梯。一上到平坡段,看著前方的路燈也太可愛了吧!雖然還是比我高很多,但比一般路燈矮太多,也矮得很迷你可愛。
▲平坡段令人著迷的景色。
▲遇見蜿蜒階梯時,就會先在底層向上望,看哪是盡頭?再評斷等等拾階而上會不會太high心。
在走原始山徑時,一直叮嚀著友人要小心,到了這種人工步道後,覺得較為安全就未再囑附,沒想到朋友在拍照時,沒有顧及後方的空間就一直往後退,一不小心就離開階梯的範圍,之後被一旁的護繩給彈了回來,情況發生的速度之快,讓人完全猝及不防,整個被驚嚇住,好在有護繩??!所以,在戶外拍照,若鏡頭不夠廣角時,想後退也得要注意安全空間的限制。大多時,都是一人健行,所以一直都很注意腳下安全,不過這次真的有被朋友嚇到。
走完階梯後,就會遇一涼亭,這邊是極為涼快的穿風點,時不時就有陣陣涼風吹入,很適合健行時暫時休憩的地方,右轉就是觀景臺,只有100公尺,是先上再下,最後再上到觀景臺。
這邊的觀景臺可以望見三峽鶯歌市區,還能見著碧龍宮整體建築,前方就是大漢溪,還有一火車鐵軌,當火車經過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而右方方向能遠眺鳶山及鳶山堰。這是第二次來觀景臺,所以驚豔感會下降許多,以為朋友會覺得這邊美,但她沒有任何反應,在此並沒有逗留很久就離開了。
▲觀景平臺視野展望。
原路返回再次來到二坑步道前的路標,這次往孫龍步道方向前進,一開始是沿著柏油路前進,之後會進入到人工步道裡頭。整條步道都像一開始初來時一樣,輕鬆散步的平路。
二坑隧道是鶯歌山區唯一的小隧道,當初是為了載運煤礦的鐵路,為了安全性而將早期的彎道開鑿成小隧道。煤礦封坑後20年,才將此改為登山步道。
沿著路走,就可以走回登上鶯歌石步道的那階梯,再往前走就又會回到宏德宮,就完成今日的環狀路線了。
這條像公園的孫龍步道,在午後時分,有許多居民來運動,看見我們拿著相機,就很好心的告訴我們前面有櫻花可以拍,真的是超熱心的。
▲去程+回程路線約4.2公里。
檢視較大的地圖←按此規劃路線
鶯歌石步道
宏德宮入口? 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一路303巷1號
北鶯公園入口? 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一路401號
大眾運輸
公車? 搭乘F651至〝北鶯公園(新巴士)站〞下車,即可抵達北鶯公園。
自行前往
汽車? 請停宏德宮(孫臏廟)宮前停車場。
機車? 可停於入口旁處。
延 伸 閱 讀(按圖即可瀏覽文章)
是艾思,不是火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