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丼集團2020年原本已打算將觸角伸到米其林林立的香港,卻受到Covid 19疫情影響,改和前MUME副主廚 Robert蔡合作,在綠蔭大道的中山北路開了展演中心和餐廳結合的"樓上見See you."
白色的四層建築物打滿了燈光在晚上的中山北路非常醒目,霓虹光的招牌很有港式迷幻風格.乍看之下倒像是酒吧.
一樓進門打上燈光的水泥牆面簡潔摩登,左邊的玻璃磚砌牆又帶點復古的味道.這裡的主體是墨綠色的調酒吧臺,旁邊有幾個矮座位,很像西餐廳中的等待區.
二樓的用餐空間基本上是無色彩,像是比較溫暖的古堡走道,也像是飛機機艙的環境非常特別.我們被安排在二樓前半段的用餐空間,回音有點大.希望下次可以坐在中段的小包廂中.
整個空間像是一條隧道,盡頭則是綠意盎然的秘境…我想不管白天或夜晚那個區域應該都很美吧…整個餐廳是由Noir Creative/Noir plus設計.主軸為創作著的心境,(其實在服務生解說的時候我想不明白,後來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每一層樓都有它的創作來源.
https://www.travelerluxe.com/article/desc/210005117
筷架不是花生造型,而是大稻埕老店的蒜味黑金剛.小心地撥出花生仁,花生殼還是可以當筷架
點餐前,酒單上的推薦調酒超級抓眼睛的.使用到的素材也非常臺灣.
廟口仙姑:仙楂,洛神花,琴酒
金鑽潤喉糖:枇杷膏,鳳梨,龍舌蘭
川椒茶酒: 檸檬馬鞭草,青花椒,清酒
旺角鐵隻:紅心芭樂,柳橙,蛋黃,伏特加
除了一壺的茶酒是NT450之外其他調酒都是NT380.入口的酒感都不重,以為淡得跟果汁一樣,沒想到是帶點後勁的!除了這幾款調酒之外,也還有像是馬丁尼,長島冰茶等的經典調酒!
只有一頁的菜單,分為前菜,主餐,甜點三個區塊.餐點的表現方式跟RAW很像,會將主要使用素材列出來.有時候看餐點的名稱會很有創新,很有趣.但樓上見跟RAW的這種作法也更貼近國際.我自己是喜歡知道吃的餐點裡到底有甚麼.
雲吞 NT180
看起來像沒煮熟雲吞的居然是用薄到透光的白蘿蔔包覆住自製的RICOTTA CHEESE和鹹魚.醃製過的蘿蔔酸甜爽口,起司細綿,鹹魚味道並不太重,也沒有鹹魚那種臭臭的味道.很有特色也很讓人食指大動的開胃菜.小巧可愛的一口大小,剛好一次品嘗到完整的味道!
牛舌 NT480
先用潮州滷水作法將牛舌煮軟入味,再香煎增加表面香氣跟酥脆度.先食用原味,再用韓式烤肉的方式,將牛舌包裹再奶油萵苣哩,加上辣蔥絲,千萬別忘了加上特製的腐乳醬,絕對顛覆我們對於牛舌最佳夥伴是鹽蔥醬的看法!
老火鴨湯 NT180
乳白色的鴨湯裡加了珠貝,腐竹,金華火腿,鴨腿,看似很想有名的金華火腿燉老母雞,喝起來…就像是港式例湯…即使再介紹吃法,先喝口原味,然後將熟成鴨肉火腿吃下去再跟湯一起嚼嚼嚼…..它..還是港式例湯.
紅糟軟絲 NT420
沒有紅燒肉的油膩,又不像紅燒鰻魚容易帶腥. 看起來沒甚麼功力的紅糟花枝居然異常的下酒又好吃!巴西里的香氣也不比九層塔差!
潭子馬鈴薯 NT360
潭子出產的小馬鈴薯鬆軟中帶點Q彈,切成薄片,搭配海膽起司醬,用臘肉取代常用的培根脆片.很難界定這是西菜中吃或是單純西菜.但我自己有馬鈴薯跟起司就給過.再不能單點白飯的菜單中,馬鈴薯也是另一個飽足的存在.
XO醬蔬菜 NT380
中餐版的溫沙拉.煎過的蔬菜比水煮蔬菜多了一點爐火香,口感也脆,主廚大把的放進自製的XO醬,再用水波蛋平衡較辣的口感,再為整道餐點增添濕度, 鮮度海味十足.
麻婆豆腐 NT320
不同於傳統切方丁的做法,用豆漿和蛋為主體的自製雞蛋豆腐如蒸蛋般的上桌,淋上青花椒,大紅袍等辣椒煸出的辣油,一些的蔥絲香菜,一些的牛肉碎屑.雖然店家不提供白飯,搭配上香脆的鍋巴自有另一番風味!和罔市的鹹豆漿作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草蝦 nt550
記得之前看到主廚ROBERT的一篇訪談,他說有一次吃到亞洲50餐廳Le Du的蝦子,就是對開連殼燒烤,他認為這是處理蝦子最好的方式了.因此這道鮮蝦伊麵,也是先將大草蝦剖半煎熟後,以港式伊麵為主,澎湖海菜入菜.淋上蝦頭和鴨高湯製作成的白醬,最上方以紫薯絲點綴.看似東方味十足的一道菜骨子裡卻是奶香濃郁,蝦味鮮甜的白醬鮮蝦PASTA.
帶骨牛小排 nt1580
菜單上最昂貴的一道餐點,14OZ的帶骨牛小排分量十足,四個大男生分享也是綽綽有餘.紹興酒煨煮過的牛小排本身已帶著紹興的香氣,粉紅色的牛肉軟嫩誘人,這麼西式的牛小排居然搭配上水豆鼓!服務生說這是黑椒牛仔骨和鼓汁排骨的變化版.小小塊的牛肉外面有粗粗的黑胡椒粒.十分入味的豆鼓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單吃當然有點鹹,但搭配牛小排也一點都不違和.
樓上見的甜點只有三種,那就各來一份吧!
冰糖燉雪梨 NT320
以傳統常用的止咳偏方冰糖燉雪梨為發想,溫熱的木耳露,冰涼的接骨木冰磚,搭配上烤過的水梨和糖漬白木耳.賣像很棒但卻不太適合分享.味道有些偏甜.如果木耳露中的木耳不要打的這麼碎口感上會更好.
楊枝甘露 NT320
還記得到香港最愛的不是在飲茶後來碗楊枝甘露,就是經過許留山一定要進去買一杯.楊枝甘露應該是港式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品.將椰奶放置於牛奶蛋白脆片中.在挖掘下去橘黃色的酒漬茂谷柑隱藏在一片雪白裡,最底層才發現芒果雪酪.先單獨品嘗再將所有的東西和再一起就會看到我們熟悉的楊枝甘露.
菠羅包 NT280
將冰凍奶油換成煙燻香草冰淇淋,淋上看似巧克力醬的八寶珍醋,像是偏甜的BASAMICO醋,再大氣的放上滿滿的堅果碎片!
主廚在開胃菜和主餐中雖然用了很多西式手法表現常見的一些港式餐點,但卻不讓人感到過分炫技或使用得很隱蔽.我們還是很明白的感受到料理該有的味道和食材的新鮮.可能源自於Robert是中餐底子出身,在點水樓和澳洲知名中餐廳待過,回國後重新於MUME從助手開始學習西餐的手法與概念一路成為副主廚.在地化一直是這幾年大部分餐廳所遵循的中心宗旨,但大部分還是在西餐中加入在地於中菜的元素.樓上見卻主打全中式餐點,算是獨樹一格.餐點的分量4~5個人分享也不會覺得不足.
我也很喜歡在甜點的部分用解構式的做法重新拆解傳統港式甜品,充滿驚喜而不是驚嚇.保留經典,又賦予新風貌.當中菠蘿油應該是推薦必點.
幾乎無雷的菜單很推薦不喜歡西餐但又對於傳統中菜感到無聊的人.很可惜用餐當天油封鴨腿包,鮑魚飯早早就賣完了.樓上見我們下次見^_^
樓上見餐酒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79號
電話 : 02-2100-1260
營業時間:18:00~23:00 (周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