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頭城,來逛逛頭城老街吧!
頭城老街,說來不長似乎也不發觀光財,沒有商店、攤販,有的只是寧靜及新舊夾陳的建築
但是,卻很吸引人...
來吧!讓我們跟著地上的指標一起看下去...
頭城老街位在頭城鎮上的和平街,古稱頭圍街,是頭城最早開發的街道,在清代也是熱鬧的精華地段
雖然在這條街道上沒有什麼商店,但是,和它臨近的路口或是街道上依舊還是有著商店及市場
所以,因為熱鬧的地區就在附近,所以這條老街上就可以保有寧靜不受打擾的感覺
走在老街上,這梀木頭外觀的建築物格外吸引人
這棟稱為十三行的建築,是頭城首富盧家早期的倉庫,早期這裡面對的不是現在的大馬路,而是港口,是噶瑪蘭地區南北貨的進出岸
這棟建築就位於碼頭邊,方便卸貨及出港
目前不對外開放,但是從外觀看還是很吸引人
老街上這紅磚牆上可以看出這整條老街的原型
比較特別的就是街頭及街尾各有一座土地公廟分為南門及北門
再放上一葉輕舟,表示這裡以前就是個靠海的地方
北門福德祠
北邊走完了,換往南邊的方向前進
這棟有點西式的建築物,就是宜蘭縣道任民選縣長盧纘祥的住宅,建於昭和3年(西元1928年)
最特別的一點應該算是這棟建築的設計師就是臺灣總督府(現總統府)的設計師所設計建造的
目前不對外開放,只能透過鐵門欣賞這棟建築
屋頂還設有半圓形的老虎窗,整棟牆身為洗石子及白色面磚再搭配拱門的設計
在大門對面就是早期的港口一部分
由於港口淤塞,所以目前只能從這一灘湖水想像及證明早期這裡面對的是一大片的海港
繼續往前走,這裡的街道是新舊建築交替
所以大家可以慢慢的走,慢慢的發現隱身於新建築中的老建築
大部分的建築都還是有人居住,雖然不能進入,但是可以從外觀及門前的解說瞭解老建築的歷史故事
像這棟為吳朝陽宅,創建人為吳裕於昭和5年(西元1930年)邀請唐山師傅乘坐帆船到頭城興建
屬於昭和時期典型的店屋形式,騎樓柱仿希臘古典愛奧尼克凹槽柱身及柱頭,女兒牆以洗石子塑卷草及鮑魚飾
再往前走一些,可以看到目前三立正在上演的含笑食堂的拍攝場景
建築物是本來就存在的,目前沒有開放,僅旁邊的商店有時會開放
但是,還是保留了拍攝的招牌
我喜歡這樣的感覺,舊式的電燈配上木門
外面還有這樣的桌椅,很可愛
剛好遇到新長興樹記及老紅長興正在整修,但是工作人員還是讓我過去看看,很感謝
這間是早期頭城鎮最大的南北貨批發零售商,所以立面一看就很有氣勢
可以說是豪華吧!
在牆面還有彩繪的磁磚
木製雕花的門非常吸引人
門上的對聯等等的字體,不是一般貼上去的,是一字一字刻上
剛好遇到導覽人員帶團解說,除了介紹這棟建築(歹勢!我沒注意聽)外,還特別請大家注意門上的橢圓形標綕
那上面寫著房屋主人的姓名(這棟屋主姓陳)最重要的是15番這個詞,這表示的是早期這裡的電話號碼哦!(這個我有認真聽)
不知道整修後可不可以參觀,等整修完後再來看看吧!
再往前走一點終於發現這個讓我之前找過卻找不到的紅色拱門
印象中的老街就是這樣子啊啊啊!”轉圈圈
從騎樓拍過去這一圈圈的拱門很漂亮
這裡似乎還有住家,只有第一間房子為頭城故事館,裡面有些早期的生活用品及一些照片的展示
來看看裡面吧!
頭城最有名的活動就是搶孤,這裡也有和大陸交流搶孤的照片及資料哦!
小柵門(腰門)
走出故事館,繼續逛逛
走到這裡就算是老街都逛完了,街尾可以看到南門福德祠
看看這紅色拱門上也可以注意到早期的商號
源合成商號,建於1920年,屬於日治大正時期的建築,當時日本正推行西化政策,所以這時期的建築傾向西式的三連弧形拱磚牆立面
搭配洗石子來仿造石材效果,讓整體感覺華麗
源合成為當時的米商,女兒牆作泥塑牌樓佐以花草圖飾
還有陳春記商號,大約是最後幾間,可是我找不到,只有解說牌,總之這排的立面就是紅色拱門很特別
仔細看這裡的建築有些很有特色
某戶人家的屋樑還是傳統的卡榫
南門福德祠
與北門福德祠同建於清同治2年(西元1863年),南門福德祠曾全部翻修過,已前的樣貌已全不見
但是位置一樣
旁邊還有一個財神龜
老街上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掛有這種上面寫著詩的燈籠
這小花圃的小花盆好像是電線桿上那種陶瓷的東西吔!
再來張騎樓照
這裡有個介紹可以看到這附近具有歷史的建築
我們還差林本源舊宅沒看到,下次再來找找囉!
途中的慶元宮正在整修,只能從外面的舊照先看看
PS:頭城火車站前的舊宿舍目前也已整修委外營運,下次再來看看囉!
〔相關資訊〕
地點: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
沒有專屬停車位,大家要自己找位置,不然搭火車也可以不會離太遠
此文同步發表於:走逛。頭城老街(包括含笑食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