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滷味是個作為補充青菜、蛋白質的好選擇
挑選合適的食材並且少些調味,也不用擔心吃進過多的添加物、鹽分與熱量
滷味通常煮熟後,老闆會加什麼調味呢?
酸菜、辣椒、蔥花、醬油膏、滷汁?
這家是我第一次看到滷味加肉燥和油蔥,就像滷肉飯的那樣
滷味跟滷肉飯都是常見的臺灣小吃
第一次看到這樣搭配,真夠臺(工蝦?!)
餐廳名稱:滷得好 (嘉義縣太保市祥和一路東段19號)
營業資訊:0929338189
餐點介紹:冰香滷味/加熱滷味
用餐日期:2019.06.27 Dinner
菜單(拍攝日期:2019.06.27)
▲加熱滷味菜單
肉類有豬(腱子、豬舌、豬皮、豬耳朵、肉片等)、雞(雞爪、雞翅、雞背)、鴨(鴨胗、鴨翅、鴨頭、鴨腳)等
麵類種類也多,蒸煮麵、王子麵、科學麵、意麵、冬粉,甚至還有韓國拉麵
蔬菜類均一份20元,單一份的量就現場看為主
肉類與豆類和火鍋料份量就是比較固定
▲除了現場加熱的滷味,冷藏櫃內也有冷的「冰香滷味」,有雞或鴨和豆乾等
▲現煮(加熱)滷味的食材一列全擺在門前了
「大多」蔬菜和菌菇類都已經分裝成一份一份的
除了高麗菜、皇宮菜、花椰菜、菜心等散裝的是先夾一小片代表
其他葉菜類則已經先一把把束好了,蠻能讓人客自行評估份量的
NiNi是覺得這家的蔬菜份量不少,點個三樣就能吃到夠量的蔬菜
不過我通常點滷味都不會選澱粉類(麵食或米血),因此都會點六份來增加飽足感
此外注意,一開始還以為整盒未拆封的玉米筍也是一份,其實一份只有半盒
▲冷藏櫃中的食材
▲冷藏櫃中的食材
▲內用座位區
因為是半開放的空間,沒有冷氣
還是比較想買回有冷氣的租屋處吃囉
▲正在煮滷味中的老闆
老闆會依照食材的耐煮程度與煮熟需要的時間,分批將不同食材丟下鍋
打撈起的滷味,會再加入蒜汁、醬油等調味
以及滷味中最常見的配料「酸菜」與「蔥花」
但特別的是,這家滷味還會加肉燥和油蔥!!
不知道還有哪家滷味也有這般調味,至少這是NiNi第一次吃到
通常外帶的滷味會用耐熱塑膠袋裝以外
老闆也會主動附上免洗餐具和紙碗
若家裡已經有餐具了,就盡量告知老闆不用附啦
▲若整袋倒在碗盤中會滿出來...所以我將部分湯汁先倒掉了
這樣總共是六菜+小豆干一份(3個)+生豆包兩個
總共是100+15+20=135元
▲調味的油蔥、肉燥與蔥花
▲雖然有加肉燥、油蔥
但是整體滷汁完全不油膩,不會泛油光
而且滷汁的口味也部會太重鹹,其實跟湯很像
但還是建議不要喝煮過太多食材的湯水,避免吃下太多普林(purine)
▲皇宮菜也是比較少會在滷味攤中看到的
因為皇宮菜的葉片比較厚實一點,因此煮熟後的菜體積比較不會像其他葉菜類變少很多
皇宮菜的蛋白質、鈣、鐵含量都比普通蔬菜多
口感會有點軟軟黏黏的,且有其特殊的味道,因此有的人就不太敢吃
▲秋葵和玉米筍一份都是約五支吧
秋葵因為裡面有籽,所以就沒有切開
而玉米筍則會斜切成一半
▲生豆包,一層一層極薄的豆皮堆疊而成的豆包
軟軟嫩嫩的,容易吸附滷汁且充滿豆香
也因為相較炸豆包、豆干等,是比較添加物的豆製品
是我最喜歡的豆類製品之一(另外就是偏硬的板豆腐)
五香小豆干是非常常見的滷味攤食材
但每家的小豆干口味跟口感其實差異蠻大的
有時候會吃到略帶刺鼻味道的豆干...
會懷疑是不是吃到非合法色素染色的豆干,而不會再吃
好在滷得好滷味的五香豆干完全沒有這種化學味道啦,也算是讓我吃得安心些
豆干切面帶很多細小孔洞,因此口感是外層較硬但內層比較軟爛易碎的
補充:
「未染色」的豆干跟豆腐一樣是白色的(廢話)
但是常常在菜市場或賣場中,不論是裸賣或是已經密封包裝
八九成看到的都是土黃色或鮮黃色的豆干,白豆干少見且訂價較高
因為白豆干跟豆腐一樣水分還是偏多,因此容易腐壞
而若用「醬油或糖烏」再敖煮過,就能減少水分以久放
這樣子的豆干表層就會「順便」染上土黃或棕黑色
長年下消費者已經很習慣看到黃色的豆干,而不是白豆干
(對,我承認我第一次看到白豆干超驚訝)
而因為將豆干熬煮成黃豆干不僅耗食費力且成本也高
因此「直接染黃」變成了某些商家的偷吃步
若是使用法令允許添加的色素則尚可接受,如食用色素四號(Tartrazine)或食用色素五號(Sunset Yellow);
但就是有業者為了減少再減少成本,居然使用更低價染劑,如二甲基黃、二乙基黃、皂黃等,這些並不適合食用
結論是,「黃豆干」並非都不好
而是若店家誤買以非合法的染劑染色的黃豆干,則就會導致消費者誤食而可能產生不可預期的疾病
NiNi每次買滷味還是必會夾五香豆干!!
因為相對下是最便宜的蛋白質了,滷味的肉通常都超貴...
但若是吃到味道怪怪的豆干,則就會拒吃下次也會拒買那一家的豆干
心得:
因好啦,其實滷味就跟火鍋一樣沒什麼好寫的...
到頭來不是都在介紹有什麼食材
不過這家滷味就因為加了肉燥讓我覺得超特別的,而且意外好吃呢
因此還是挺推薦的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