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蝦米啊!
誠品書店時光繪本書屋已於111年8月31日結束營業,並暫時停止開放,基隆要塞司令官邸與校官眷舍,又無法入內參觀了,好佳在!上回7月17日參加國旅去基隆嶼,有安排此景點,並且順道參訪清法戰爭紀念園區,不然不知要再等多久才能登堂入室拜訪。
落成於日治時期西元1929年前後的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為當時日本人在基隆所設的校官宿舍群。昔日的校官眷舍,後方面對的景觀是全臺第一座海水浴場大沙灣海水浴場,是北臺灣夏季戲水、漫步賞景的聖地,在當時可謂「海景第一排」建築。
大沙灣石圍遺構
延伸閱讀:
我們下車後導遊快步引領我們上要塞司令官邸,但是校官眷舍、大沙灣石圍遺構也是歷史下的產物,不記錄拍照一下怎麼行,可是大夥都進入官邸,只好放棄進入校官眷舍,匆匆拍幾張照片,跟上大家的腳步,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有些後悔。
要塞司令官邸有張大沙灣海水浴場的復古式意圖,對面是整修中的基隆公共汽車管理處;舊公車處前身是「基隆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辦公室舊址,後來成為基隆「市營巴士」,緊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及大沙灣石圍遺構考古現場,極具歷史文化紀念價值。
要塞司令官邸入口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落成於日治時期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原為日治時期在基隆經營流水巴士、基隆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即現在基隆市公車的前身流水偉助社長的私宅。光復後流水氏遷離,因原本基隆要塞司令官邸戰遭砲擊造成局部損毀,國民政府接管後則將司令官邸遷自此宅,基隆要塞於1957年裁撤,而戰後最後一任司令搬走後,分租給李濟捷一家。李家於1980年代初頂下此建築,所以這裡又稱李宅;但因中華民國國防部來文擬拆除而在1998年遷出;但因基隆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及時搶救,拆除工作無疾而終,使建築得以倖存至今。
官邸屋外還有小水池
2006年被登錄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2014年司令官邸受到颱風影響導致結構嚴重坍塌,多數檜木、黑燻瓦等建材完全毀損。
2015年8月蘇迪勒颱風過境,司令官邸側棟幾乎夷為平地。
2016年司令官邸建物及土地產權完成撥用,由基隆市文化局接管。
2020年在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下成功修復完成。
此獨棟高等宿舍為具有和式結構結合「土藏造」特點的和洋折衷樣式建築,規模格局仍保持完整,屋頂則以多種形式組合而成,規模空間有別於一般公有日式宿舍的格局,在當時應該是屬於豪宅等級。
官邸屋頂則以多種形式組合而成
官邸保留傳統壁龕、押入(日式壁櫃)、天袋(壁上小抽屜)等設備。
這間寢間有一塊特別挖空,設置玻璃讓我們可以見到底座的結構。
屋內構造,則開設座敷、居間、茶之間、應接室等多間寢間部分,並保留日式屋舍中最具傳統風貌的壁龕、押入(日式壁櫃)、天袋(壁上小抽屜)等設備,押入上方的活動夾板,尚可通往屋頂的構架空間,因而保留了原始屋頂維修的通道動線。
建築後方則設有防空洞
大沙灣周邊的文化資產,可以再找時間好好地拜訪一下。
清法戰爭紀念園
由於遊覽車停在清法戰爭紀念園另一側所以又順便拍照片記錄一下。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位於中正區二沙灣中正路旁,為法國公墓及民族英雄墓的合稱,主要是為了紀念清法戰爭時犧牲的將士所建,目前被列為市定古蹟。
法國公墓建於清光緒11年(西元1885年),墓園中共有四座古墓,是園內最重要的文物(百餘年歷史),有花崗石墓碑及砂巖墓碑,砂巖墓碑已風化且有斷痕,墓碑上的圖騰以十字架及圓圈形圖案為主,園中亦有日治初期所建造的紀念碑。
而位於法國公墓附近的民族英雄墓,在戰後即有建墓埋葬清國軍隊及義勇軍的陣亡將士,然日治時代卻因興建馬路被拆除,當地士紳又建「清國人之墓」。
由於日人不允許臺灣人聚集其中談論世事,墓又被摧毀一次,直到二戰後才又重建目前所見的紀念碑。
這次參加基隆嶼一日遊,能夠順遊司令要塞官邸、校官眷舍、清法戰爭紀念園區,雖然來去匆匆,有些遺憾;不過欣見基隆市政府對於大沙灣周邊的文化資產,用心的清理與修復,讓這些歷史遺構與建築重見天日,也找回一段被時代刻意遺忘的歷史,真是要好好的給個讚!
資料摘錄:維基百科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基隆市文化局 (klccab.gov.tw)
旅遊日期:2022 07 17 黑皮的天空 2022 0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