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基於保存與展現高屏兩區的12個客莊行政區之客家生活風貌所成立的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園區佔地30公頃,規畫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多媒體演藝廳、田原地景區、自然草原休憩區、九香花園及伯公、菸樓等。
點此直接看全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濃厚客家風情結合傳統聚落景觀
六堆地區是臺灣客家人最早聚居的地方,其「六堆」並非地名,它是原高雄市、屏東縣客家聚落的統稱,最早起源於民間為求自保,而發展出地方團練性質的軍隊組織,以六堆之名的包含前、後、左、右、中、先鋒堆,以高屏地理位置代表,六堆分布除內埔、萬巒、竹田、麟洛、長治五鄉毗鄰成為客家莊中心地區外,佳冬、新埤兩地另於南方連成一地,北有高樹,隔一河鄰接美濃、杉林,六龜則遠在北部另成一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國家級區域文化設施,佔地30公頃,其整體景觀配置從荒蕪的地景、原野山林的開墾、莊園地景的建立到客家團結的聚落形成及新時代的人文科技,展現臺灣客家莊落的風貌及精神文化的傳承。
(廢話在前...)
撲克馬期待已久的屏東墾丁三天二夜,歷經了一個月的計畫研擬,終於成行,不過這次的行程全然地安排在墾丁,有的朋友問說,墾丁排三天會不會太多了一點,但對於撲克馬來說,墾丁排三天真的是.....玩不完...撲~~,至於怎麼玩,就讓撲克馬慢慢道來(鞠躬)。
當天驅車直直駛南下屏東,歷經了二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我們計畫行程的第一處景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雖然我這個司機撲開車開得全身腰酸背痛,但抵達目的地時,心情則是截然不同,在園區提供的大片停車場倒車入庫停好車後,接著我們步行進到園區,另外一提的就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現階段免收門票,因此可盡情遊覽喔!
遊覽園區之前可以稍微看一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平面導覽圖,根據圖示,園區腹地寬廣,感覺非一兩個小時就可以走完,主要可以分為三大區域,即傘架聚落建築區、自然草原區及田園地景區,而當中又有演藝廳、九香花園、開基伯公、多媒體展示館、木棧道、菸樓、水頭廣場、礱間展示館等等。
準備走入園區時,眼前特殊的建築景觀讓我的眼睛唯之一亮,傘架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裡最具特色的建築景觀,建議來到這裡的捧友,一定要多拍幾張照片。
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為大地打傘遮蔭,原屏東此地記載「阿猴林大樹蔽天」「行數日不見日色」,因而有以「客家笠?」為意象,為阿猴城遮蔭之說。
傘架建築結合節能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傘下亦規劃客莊產業與文化聚落作為營運主軸,走在其中,不怕日曬,微風徐徐吹來,反倒涼爽。
當天剛好遇到園區舉辦六堆嘉年華客家特色產業展售會的活動,除了可以感受到聚落文化的熱情,也可以見識到許多來自高屏縣市提供的農特產品及在地美食,且一一陳列在傘架景觀區的中軸廣場上。
由於當天天氣實在炎熱,我們也在展售會的攤位隨手帶上了一杯冰涼的木瓜牛奶,稍作解渴!
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當中,個人最嚮往的應該就是這座景觀池以及周遭的景緻,池裡除了豐富的自然生態,舉凡魚、鴨、睡蓮等,還有迷人的牛耕造景佇立在池中,放眼望去皆為一片綠景,樹木林立、綠草如茵,池的一旁還規畫了自行車道,面對場景,讓人一時難以想像,也不清楚這座園區到底有多大呢!
睡蓮的地下莖呈塊狀,葉片呈圓徵並浮貼於水面上,其襯托出睡蓮的姿態優雅、花形柔美,早上正值綻放時刻,正巧一旁的水鴨也劃過,對我而言;是一幅難得的畫面。
從景觀池的任何角度取景,都可能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其情境或許只有親臨一趟才能體會。
於景觀池裡的牛耕意象為「移墾耕讀」的「移」。
沿著步道或許可稍停腳步,坐在綠坪上的座椅,盡覽眼前的池畔風光,絕對讓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池畔旁的古樸建築物為園區的多媒體展示館,館內規畫多媒體互動遊戲、浮空投影、奇幻空間、體感體驗等,還特別在館前搭建了一座奉茶亭,傳達客家人好客貼心的奉茶精神。
多媒體展示館戶外還安排了一區露天座位,座位上搭建的遮陽罩似乎和傘架區的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遮陽效果可能就不是那麼明顯。
隔水相望六堆傘架聚落建築區,真的別有一番韻味,如此良辰美景,真讓人捨不得離去。
似乎是以鐵材製成的園區模型地圖,相當別緻,比起園區的平面導覽圖,極具立體感,相當容易辨別所在位置。
環繞於景觀池畔的步道,同時也是單車便道,園區裡提供自行車租賃的服務,不時可以遇見遊客騎著自行車從旁呼嘯而過,或許騎著自行車遊覽園區,也是一項不錯的體驗。
歡迎追蹤撲克馬旅遊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