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苗栗好好玩-西湖一日小旅遊】西湖健康樂活有機村幸福有機農園採果趣、品嚐在地客家風味餐(上)
結束了上半天到西湖老街、幸福有機農園採柚子吃飽飽的午餐以後,回到了從苗栗出發的起站嘉盛社區五文昌廟前,
下午要來客家粄仔工坊體驗客家米食DIY體驗。
<<<<歡迎加入Maruko與美食有個約會粉絲團>>>>
客家人的飲食大部分以米食為主,體認農夫種稻的辛勞,更將客家米食文化建立在祭拜祖先天地,並將米食衍生成粄仔
也就是俗稱的粿,製成鹹、甜粿,另外也有米苔目、發粄、粄粽、菜包、甜粄、紅粄、水粄、糍粑等各種米食的成品,
這也是客家人勤樸的另一種文化,而這些名詞對一般人來說其實並不是這麼陌生,卻是客家米食文化的一種精神。
來到了粄仔體驗工坊,這天和所有的民眾要來體驗包粽子與搗麻糬的樂趣。
正逢客家粄仔節,也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
當天客家粄仔工坊正在準備著活動用的客家菜包,客家菜包的外皮是使用糯米磨成漿製作成糯米糰在包入蘿蔔絲及
各種餡料,比較類似鹹湯圓的製作方法,不過過程是用水蒸,而非用煮的。五顏六色的客家菜包是粄仔工房利用五
行的概念製成竹炭、紫地瓜、薑黃、紅麴、綠茶粉與原味等。
桌上擺放著粽葉、配料及蒸好的糯米拌過油蔥就可以準備來包粽子了。
熱情的阿玟姐來教我們包粽子,小時候媽媽也常包粽子,只是我也很少幫忙,這也是我第一次學習包粽子,其實並不
是很難,卻是非常有樂趣。
客家粽比較算是北部粽的做法,蒸熟的糯米拌上了油蔥,配料則是蝦米、蘿蔔乾、香菇,先擺上糯米再放上配料。
加入了一朵香菇在疊上糯米就可以將粽葉包起來,其實本身就已經是熟食,經過蒸過以後多了粽葉的香味,吃起來會更不
同。
看似簡單卻非常不簡單的綁住粽繩,以十顆為一綑,每次端午節的時候總是會想要來一顆粽子,客家粽的吃法也
不用再加任何配料,就可以直接吃了。
綁好的粽子就準備要下蒸籠蒸了。
等待蒸籠蒸粄粽的時間大概是20-30分鐘,接著又繼續來體驗搗麻糬。
將搗鉢和搗杵均勻抹上沙拉油,就可以準備來製作糍粑了!
千萬不要太貪心,就放入一碗的米飯為主。
搗麻糬使用的可不是背力,而是搗杵往下的力道。過程也不是那麼簡單,每個人也是大滴汗小滴汗的。
另一隻手要扶住底座,這樣搗麻糬的時候才會穩。
大概像這樣就差不多完成了,比包粽子還要難。卻是很有趣。
客家人稱麻糬為糍粑,通常會沾上花生粉和糖粉。這個DIY體驗還特別加入了爆過米香,感覺非常的不同。
搗好的糍粑其實非常的黏,需要均勻的鋪上配料。
最後剝成一塊塊的就可以吃拉!
加上爆米香的麻糬吃起來好特別喔!不過因為太小塊了拉!感覺大塊一點會比較好。
結束的時候帶了幾顆客家菜包回去,這個在臺北我好像也沒有買過,大概就是去桃園的時候會買一下,好想念的味道。
客家菜包的包法其實很特別,回家大概蒸個10分鐘就可以吃了。
熱熱的吃,外皮會更軟Q,冷掉其實也蠻好吃的,外皮就是比較有咬勁一些,裡面的內餡有一點辣,除了蘿蔔絲以外,
也是有小蝦米和肉末。
粄粽
當天真是收獲滿滿,除了柚子以外還帶了客家菜包和自己包的粄粽回家,不是很愛吃粽子的San吃完以後還跟我說客
家人真的很勤儉,不過還蠻好吃的這樣。客家粽有一點像吃油飯的感覺,沒有鹹蛋黃、豬肉,吃起來卻是不單調,即
使不沾醬也很好吃,體驗完這次的客家米食DIY體驗,對於客家文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客家文化和原住民的文化都
有著在地傳統的元素,如何保留下這個傳統的文化都需要在地觀光的推廣,走入鄉鎮發現城市的另一種美,也感受不
同的生活樂趣,苗栗好好玩一日小旅遊就在這裡劃下了句點,熱情的工作人員和我們道別的同時,彷彿也期待著下一
的啟程。
客家粄仔工房
苗栗縣苗栗市嘉盛里3鄰嘉盛街187號
苗栗市嘉盛社區發展協會
苗栗市嘉盛里3鄰嘉盛街187號
苗栗活動單位:
指導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政府
執行單位: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嘉盛社區發展協會
同步發表於:窩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