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現在許多店家,面對一幢喜歡的老房時,在它身上發揮出自己對老房的美好想像;改建維護、盡情揮灑自我色彩,讓老房重新充滿活力。但這次遇見的樓梯好陡,讓我對老房不僅止於想像,而是將老房恢復成往昔的樣貌,當我踏進這個空間時,就直接將我拉進了那個這幢房子還嶄新著的美好舊時光。除了咖啡廳的空間,往後走還有提供給背包客住宿的房間、和一間不受打擾的書房;樓上還有工作室,甚至擁有視野開闊的戶外陽臺,完美運用了老房子的獨特空間規劃。
文:甩20170603
部落格原文:樓梯好陡 寧夏夜市老房咖啡廳 被歷史包圍的老臺北故事
▼歡迎按讚追蹤我們的facebook粉絲專頁,有即時美食旅遊分享!
開始喜歡走訪各地咖啡廳之後,常常在看過了臺南老房改建風潮的興盛,歷史文化與新潮融合;或是像臺中也對老房有更多的創意展現後,回過頭來看看臺北,跟上老房的風潮了,但怎麼似乎總少了一點背景故事性,去支撐那些看起來像刻意營造出來的空洞復古感?
住在臺北、身為臺北人,我們究竟認識這個城市多少?幾十年前的臺北樣貌,有多少臺北人可以說得出那些老臺北的時光故事嗎?前些年騎車自民生西路轉進寧夏路,看見原來寧夏路夜市的另一頭有一整排的老房子,當時只覺得那些老房,被當作是廢墟般閒置實在太可惜了;地理位置概念不好的我,後來開始關心此類議題時才知道,原來命運多舛的文萌樓*(註1) 就在同個街區。最近不知是在多好的機緣下,得知了那排老房當中,真有人開起了咖啡廳,心中欽佩且欣慰之餘,也想著正好趁此機會,在造訪該咖啡廳時或許有機會,能好好細看房子的舊時樣貌。
濕氣厚重的梅雨季節午後,我和妹妹手邊事情告一段落,便抓著店家打烊前的時間,趕緊和早已在店內等候的好友 食癮.拾影 會合,短暫而愉快的相見、為彼此充些足以在生活裡全力奔跑的電。在路上時早收到食癮的短訊道:「這裡好棒,你快來!」這讓即便被雨弄濕褲腳的我們,也仍毫不猶豫的雀躍。
抵達時,站在幾幢新店面前,著實找了入口許久,才發現一處看起來極其不顯眼的老舊木門正是店門;向上望還和妹妹說:「其實樓梯也沒有真的很陡嘛!」邊往上走,才上了幾階立刻後悔說了這句話:稍微傾斜的木梯、每階都有些許微妙的高低差,真的踏上才能發現傾斜程度比想像的還要稍微吃力些,如果到此拜訪可真得小心腳步啊!
推開嘎啦作響的木門,隨即有兩隻白狗衝上前吠叫,著實嚇了我一跳,不過馬上認出其中一隻就是店家粉絲專頁時常分享照片的陳英俊(沒錯他真的有名有姓),突然覺得他是在意氣風發地招呼著我呢!另外一隻則叫做饅頭,今天饅頭的主人正好帶著饅頭來找好朋友陳英俊玩呢。
和招呼我們的店家人員表明我們有朋友先到便直接入內,這時候那位招呼人員(後來看粉絲頁自稱店小二XD) 突然對著食癮旁邊正在聊天的兩位女生說:「你們換個位置好不好?」嚇了我們一大跳,只好對著兩位女生頻道謝也道歉,店家才笑著說:「沒關係的是自己人啦自己人,這邊這個小空間都給你們用,你們自在隨意啦!」原來一位正是饅頭的主人,而另一位則是很正的老闆娘(粉絲頁說的…)
因為時間關係,放下包後急忙走到櫃檯點餐,看見牆上用紅紙毛筆字端正寫上品項和價錢,看起來有些春聯的味道;點東西時只見店小二振筆疾書直接拿著粉筆往桌上戳,才發現桌面就是黑板,客人點的餐點直接寫在桌面上,率性的模樣很可愛且此方式也讓我覺得很特別。
拿出相機時,妹妹跑到我身邊說:「哥,老闆娘說後面空間還很大,問我們要不要去看看?」立刻拽上相機跟著往後頭走去。闆娘細心的介紹著這幢老房的可看之處,神情間都能看得出來有多麼喜愛這個伴著臺北幾十年的空間;屋子裡空間非常深,從櫃檯旁的窄門往後走,就可以看見天花板上有個窄長的天井,一旁有個水槽,那是阿嬤古早時在洗晾衣服的地方,水槽現在闆娘種滿了仙人掌又成了另一種風情。
再往裡走右手邊有兩個隔間,一間裏頭放置的床組,是臺灣社會三、四零年代,阿嬤的「紅眠床」,整個木床沒有用任何一根釘子,全都是用木樁卡榫鑲崁固定的,以前的木工才是真正的匠人啊!另一間則是上下舖共四個床位,闆娘打開窗戶,讓我們看看上下舖床組--也是古早的骨董床,掛上的蚊帳同樣復古味十足--後說:「但因為現在有住人,所以我們從窗戶看就好。」我又被嚇了一跳,闆娘啊!有房客這樣開窗好嗎?
原來房間是供給背包客租用的,熟稔之後,這些旅人們也愛上這裡的空間及故事,在互相信任及尊重的基礎下,安心地讓闆娘向其他更多人介紹這個迷人的地方。人與人之間或許就是這樣真摯的交流,顯得格外動人吧。最後面則是一個像是書房的空間,在有著雕花的老書櫃上擺滿了書籍;後方還有一個小陽臺,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櫺落在窗邊的紅沙發上,隨意得都是一幅風景。
「樓上還有喔!」爬上更加陡峭狹窄的樓梯,三樓原是準備當作自己的工作室,但後來發現自己根本沒時間窩在三樓,索性租給朋友當作工作室;書桌前還有一個像是凹間的龕(ㄎㄢ,kan),同樣也可以當作房間,工作疲累時可稍作休息。這樣的空間設計可還真是只有在幾十年前的臺灣才能看到呢。
走來最後三樓外面的陽臺,牆邊一排矮板凳和牆桌,感覺特別適合小酌,或是捧著心愛的書,在這襯著的陽光下讀上幾頁,然後跟著光線和咖啡一起恍惚度日。手上快門沒停過,闆娘見狀說:「我知道你們愛攝影,給你們慢慢拍,我就先下去不打擾你們了。」我趕緊說:「我們喜歡聽你說這些以前的故事!多說點呀拜託,我們真的很開心!」闆娘笑了一下說:「我們當初選擇不拉皮,就是想恢復老屋子原本的樣貌,拉了皮省事多了,不像我們什麼都自己來累得半死,但看著它在自己手裡一點一點被恢復,就會覺得這才是我要的啊!」
「其實臺北有很多老故事,只是沒人會去說就越來越少人知道了,像是外面這棵大樹,你看它的樹頭綁著紅線,這表示是有人祭拜的,已經是樹頭公*(註2)了喔!它在這裡多少歲月了啊,都是人們祭拜的對象了。」「對面那邊現在拆掉的那一塊有沒有?那是以前的臺灣警察宿舍,然後我們旁邊這個紅色鐵皮屋頂的,從這根本看不出來吧?它就是那個古蹟文萌樓喔。每次在陽臺這邊看著這些風景,我都會想說:『啊,老臺北的這些歷史、那麼多的故事,其實都傍著我們、和我們離得這麼近啊!』」
▲文萌樓屋頂XD
▲樹頭公
笑著和闆娘道謝,我們留在陽臺上繼續捕捉,闆娘先下樓,我居然忍不住激動的情緒悶悶地哭了起來,妹妹見狀嚇了一大跳,我趕緊解釋說:「每次看著別的地方,都覺得為什麼臺北好像跟別的城市相比,都像是沒有故事沒有歷史似的;後來才發現不是沒有,是在乎這些的臺北人太少了,這裡的人好像特別不愛說這些,覺得和自己沒關係。可是沒人說,以後的臺北小孩沒人知道其實他們住的這個城市的角落裡,有這些如此動人的舊時光軌跡怎麼辦?當我終於發現有人跟我同樣在乎,並且願意靠著自己的力量,將這些故事流傳出去。終於知道有人願意說了,身為老臺北人的我、這麼喜歡這個城市的我,是真的真的很感動。」
羞赧的擦擦眼淚,回到位置上時餐點也差不多上桌了。
★手作煎餃 $120
每當看見料理上撒上許多的柴魚片,都會忍不住盯著它們扭動身軀跳舞的樣子(?) 這裡的煎餃乍看有點日式,一旁卻搭配上了臺味十足的炒菜脯。店小二說,是他母親到蘆洲的傳統市場,找個手工曬製的阿伯買的菜脯,再自己回家炒的,說是一定得找那個阿伯買味道最好了。
似乎每位會料理的母親,都會有自己的眉角,建立起自己的食材資料庫後,味道才會永遠是最棒的。不過老實說,正當我覺得煎餃吃起來順口但稍嫌規矩單調時,配上一口菜脯,整個的口感及氣味的趣味性都被帶上來了,一口一個吃不停。當下立刻央求店小二回家拜託媽媽多炒些菜脯來賣呀!
啊,似乎反客為主了XD 不過正如我所說,煎餃餡料飽滿,內餡帶些胡椒味且脆口,搭配柴魚片和微帶甜味的醬汁,整體順口討喜,但都是可想見的味道,以致單吃煎餃就會顯得安全些。所以強烈建議請搭配一旁的炒菜脯一起吃。
★核桃烤蘋果 $100
本來以為應該是一般甜點的樣貌、像是蘋果派上面放核桃之類的,沒想到上桌才發現「人如其名」,正是半顆蘋果烘烤軟爛後,淋上糖蜜鋪上核桃,再撒上肉桂粉。這個東西沒有一樣是我愛的 (喂!),但它都把我不愛的原因都抽掉了:容易殘留油耗味的核桃,這裡的處理得脆口清爽毫無油感、烤後軟爛的蘋果搭上糖蜜後特別好入口,撒上的肉桂粉,因為其他主角們氣味太過濃重,反而顯得僅是點睛作用、不那麼明顯。
雖然我還是不到非常喜歡,但對本來討厭肉桂和核桃的我來說,它是可以接受、甚至我還會再次嘗試的討喜。
★手作黑糖薑茶 $100/ 原味拿鐵 $120
妹妹因為生理期,所以被推薦了黑糖薑茶(笑) ,不過手作黑糖沖泡起來果真香氣特別濃厚,攪拌時薑的味道也跟著傾淌而出,頓時成了最誘人的香氣。試嚐了一口,果然不只嗅覺,味覺上也是厚重豐足,但薑味也不至過於刺激,若是冷天時叫上一杯肯定特別舒服。
原味拿鐵尚稱順口,不過表現就較規矩,不過不失,但既然都來到此這麼有特色的空間,還是會更加推薦可以點一些同樣有特色的東西喔!
--
快打烊時其他客人都離開了,只剩我們三個人,店小二突然講話變大聲的說:「都是自己人了自在點啊!」我們笑著應和,店小二則坐到我們旁邊位置和我們閒聊。「我們在臺灣環島,看過許多人文風景之後,一回到臺北正巧就看見這裡,當下就決定:『啊!就是他了!』,當時跟廢墟沒兩樣,但這真的就是一股衝動和勇氣吧。要租時老房東還再三問說屋子裡有很多舊家具他沒辦法處理,我們要自己處理喔真的可以嗎?我們只回他說:我們就是要這些家具啊(笑)」「別人拉皮做老屋更新,我們做老屋復原,一點一點自己做,看他慢慢成形真的很有成就感。」
我們要離開時闆娘似乎還在吧檯忙碌,打招呼道別時闆娘聽見我們要走時,露出了一臉不捨的表情,像是再說:「吼唷又沒有關係再坐一下啊那麼快要走喔?」(自行腦補很嚴重) ,然後說:「你們要常來喔!」是的我們真的會常去,還是擔心打擾拖延到闆娘和小二的休息時間,所以才先離開的。那個不捨的表情太過真誠,一瞬間的錯覺真以為是在朋友家作客準備回家呢。
好感謝樓梯好陡的出現,讓我知道其實住臺北,這一個常被認為沒有人情味的冷漠城市,還是有人真心熱愛著自己從小到大居住的這塊土地,並且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這塊城市曾經發生的故事,那些故事會有多麼值得被珍藏。你呢?你喜歡自己的家鄉嗎?那你曾經花時間去徹底了解它了嗎?去探聽看看曾經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吧,讓自己重新愛上腳下的那座城市吧!
--
*註1:文萌樓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的前公娼館。2006年臺北市文化局指定文萌樓為市定古蹟,至今仍是全臺唯一被保存為古蹟的合法性產業空間,紀錄臺灣日治時期性產業歷史與近代臺灣社會運動史的一頁。
由於古蹟具高度都更利益,引來建商及投機客覬覦。2011年,投資客劉順發、林麗萍以330萬元購得文萌樓,並對長期租用文萌樓的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提告,要求多年來致力於娼妓文化傳承與創造古蹟軟體價值的日日春遷出文萌樓。目前臺灣高等法院更一審判決日日春敗訴(2015年6月),日日春及支持者則呼籲社會大眾重視並重新思考古蹟之「無形」價值,否則老房子徒留空殼,而古蹟恐再無教育意義。2017年5月16日,日日春協會三審敗訴定讞,需近日搬出文萌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註2:許多臺灣村落裡都有樹頭公的崇拜,即村中的老樹,而這些樹頭公所在,又往往成為村落居民聚集休閒或商討公眾之處的場所。
資料來源:全國宗教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