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農莊文物館是太平免費景點,也是回溯時光的好地方
來到這裡不僅可以見識到各種生活器具,還能看見以前農業社會的生活縮影
免費讓人參觀的古農莊文物館,位在臺中太平的光興路
距離上次介紹過的[貓頭鷹步道]相距不到五分鐘車程,剛好可以規劃成一日遊景點
古農莊文物館位在一個斜坡上,沿著坡道上來,就先看到這個路邊的招牌
還有幾個漆成紅色的牛車輪當引導的點綴
這裡就是古農莊文物館的大門,從外面看起來就是一座傳統的三合院建築
大門旁邊還有二隻鎮守門口的石獅子
這面木牌上有寫明開放和參觀的時間,記得周一和國定假日公休喔!
圍牆外面還有這個鑲嵌了三幅彩圖的石椅子供人乘坐
一走進來就發現這個牆面彩繪,洶洶一看還以為是陳水扁??
不過我猜應該是古農莊文物館的創辦人才對
外面的立牌是臺中社區文化季的活動,剛好有關於古農莊文物館的簡介
目前來古農莊文物館參觀,臉書打卡按讚就會送一份童玩小禮物喔!
免費景點還有這種好康放送,根本佛心來的??
古農莊文物館主要分成二個參觀展區,我們先參觀右手邊的這一區
一進門就先看到這個竹編巨無霸篩網,真是十分吸睛啊!??
角落的置物架上有擺著太平旅遊景點和古農莊文物館的簡介,可以自由取閱
古農莊文物館創辦人
古農莊文物館的莊主是張友吉先生,他把畢生蒐藏的農村古文物都捐給太平區公所
主要是希望能把日漸凋零的臺灣文化傳承下去,讓現代人也能理解早期先人的生活智慧
不過堪稱最經典的還是下面這個??
用玻璃櫃珍而重之保存起來的,猜得出是甚麼嗎?
答案肯定會跌破大家的眼鏡??????
竟然有人可以把退伍當天的饅頭珍藏了50年??
度過了當兵數饅頭的日子是很有意義沒錯,但頭一次看到有人這樣紀念的
竟然還因此上了報紙,應該退伍饅頭保存50年,也算是奇葩吧???
這些都是農業社會常見的各種工具,有幾種小時候依稀見阿公阿嬤用過
這個是風榖機,主要功能是把飽滿的稻穀和空心的稻穀分離出來
小時候在鄉下看過後面的鄰居在曬穀場用過,對我來說還蠻親切的
蓑衣和巨大的斗笠,小時候在阿嬤家看阿公在雨天穿蓑衣出門
對於當時的農民而言,戴頂斗笠+蓑衣是最方便的防雨工具
這裡展示的是各式各樣的秤量工具,有磅秤,銅秤,桿秤,甚至還有石頭秤
背後的圖片則是以前先人用過的銅火鍋,便當盒和茶具
看到這個角落的餐桌,宛若回到阿嬤家般,透著一股濃濃親切感
連桌椅碗筷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最妙的是牆上那幅掀開菜罩偷吃的畫作,根本太經典
牛是早期農村社會不可或缺的夥伴,所以這裡也有展示各種牛車的相關用品和器具
農業社會最常穿的就是這種用稻草編出來的草鞋,穿戴牛草鞋還可保護腳部,預防傷害
以前的鎖也相當特別,竟然還有文字密碼鎖及動物銅鎖
古早期童玩
誰沒有童年?早期的小孩不像現在只會沉迷3C產品,可以玩的花樣還挺多的
不論是彈珠,紙牌,彈弓還是陀螺和自製竹筷槍,都可以玩到不亦樂乎
古農莊文物館內還有這個好玩的釣瓶子遊戲,可以讓大人小孩一起同樂
另一邊的展覽館則是以原味重現農業社會的生活空間為主
這裡就是中藥鋪,不論是靠牆的藥櫥,還是櫃檯上切藥的裁刀
讓人不由得想起《俗女養成記》女主角的家,多親切啊!
這個有著木製大眠床的想必就是臥室了,甚至連尿桶和嬰兒搖籃都一應俱全
走到另外一間則堆滿了轎子,嬰兒床和竹製的椅凳
沒想到還讓我發現了這個,以前小時候鄰居家開雜貨店,就有一模一樣的糖果櫃
必須要打開那一格格圓圓的小門,才能拿到裡面的糖果呢!
這裡也擺了一臺風琴和一臺電子琴,小時候我愛學跳舞,卻被爸爸逼著去學電子琴
天生活潑好動的我怎可能坐得住?學了一個月還是跟老爸說我要回去學跳舞??
不過看到這個電子琴還是很懷念就是????
中間還有這臺古董相機,在大家用慣了輕薄產品的現代,應該很難想像以前相機有多笨重吧?
繞到外面的院子又看到這個打水機和專門洗衣服的地方
小時候都是看街坊鄰居大媽們這樣蹲在地上用手洗衣服
這個三輪車也曾是紅極一時的交通工具,雖然早已淘汰,但還是能勾起老一輩的回憶
古農莊文物館外面還有這個圓圓的穀倉,專門放置稻米用的
還有一個巨大的鹹菜桶,也是早期社會拿來做醃菜的工具
古農莊文物館旁邊還有這個兒童遊戲區,帶小孩來參觀可以順便來玩一下
不過小黑蚊挺多,記得要做好防蚊準備
遊戲區旁有個階梯,不知是否也能通往附近的[貓頭鷹步道]?
古農莊文物館不算熱門景點,假日來此走走看看,不會人擠人,反而有種輕鬆的優閒喔!
古農莊文物館
地址: 臺中市太平區光興路1266巷160號
電話: (04)2277-6400
營業時間: 9:00~12:00 13:00~17:00(周一公休)
※歡迎給個讚,才能準時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