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七月份時,參加了舊山線鐵道自行車的活動,順便逛了舊山線從三號到六號的隧道.
藉由現場的導覽解說,我對舊山線的隧道群有個初步的認識.
至於一號隧道在知名景點綠葉方舟門口旁,二號隧道則是在勝興車站南邊,接著就是三號到六號隧道.
上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六號隧道南口拍的,鐵門過去就是鯉魚潭鐵橋(內社川鐵橋),可以連接到七號隧道北口.
七號隧道北口有當時後藤新平題的"巨嬰讓工"四個字,南口則有兒玉源太郎所題的"一氣通".
七號隧道北口,除了從鐵橋過去,不然就是從南口走過來,應該就沒有別的路可以過去了.
七號隧道南口,就有小路可以上去.........
我從網路上看到的照片,再搭配一些網路文章及Google map.
七號隧道的南口,其實不難找.
但是要上去到七號隧道南口,那就真的不太容易了.
當我來到現場時,我只能佩服那些曾經來過南口的人客,你們真的很厲害.
特別是還穿著裙子來的人客,真的是萬分佩服.
大安溪橋是於明治36年(1903年)5月開工,明治41年(1908年)2月14日竣工。屬「下承式曲弦桁樑」(俗稱花樑)橋,由10孔(兩橋墩間一桁樑為一孔)62.41公尺花樑構成,全長637.39公尺,歷經1935年4月大地震後改建及民國52年(1963年)抽換鋼樑工程,橋樑結構增強,外觀上似乎與1908年剛建成時無異,但若仔細看桁架與樞結部份則大不同,尤其是民國52年抽換鋼樑之後,較能承載更重與更高速及更多班次的列車通過為重點。
1998年為了行車效率,火車改走「新山線」,而讓這一段臺鐵西部縱貫鐵道最有特色的路段走入歷史,后里站以北的舊鐵道猶存,以南的鐵道則已不復存在,而另一座美麗的「大甲溪花樑鋼橋」,現在鐵路已經鋪平變成了路,已經成為「后豐鐵馬道」的一部分。
不過,在臺灣鐵道上,還留有這種花樑鋼橋構造的,大致上有;臺中的“大安溪鐵橋”、“大甲溪鐵橋”及高雄的”高屏溪舊鐵橋”三座。
以上資料摘錄自臺中觀光旅遊網
很榮幸的,這三條鐵橋,我都先後去參觀過了.
現場大致上看了一下,因為舊山線偶而配合活動的需要,會有列車從三義車站行駛到舊泰安車站往返.
所以七號隧道及鐵道維護得還算不錯,至於大安溪鐵橋的部分,應該也還算OK.
不過,今天來匆匆去匆匆,忘了最重的三個字.
就是南口有兒玉源太郎所題的"一氣通",我竟然忘了拍照........
最後,如果各位人客有興趣來七號隧道南口,必須注意自身安全.
這裡不難找,但是要底下的道路走到隧道口,並不是那麼好走.
雖然已經有前人踩出一條路,但是依舊要注意安全,尤其要注意毒蛇,蜜蜂及蝙蝠出沒.
來到這裡,就在隧道口拍照就好.
千萬別想往隧道內走,也別試圖想從大安溪鐵橋走到舊泰安車站.
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