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日本拉麵在臺灣真受歡迎!
陸陸續(xù)續(xù)有很多日本店家進駐臺北,大部分也引起了排隊熱潮。
在日本本土有非常多間分店的知名連鎖拉麵店一風堂,
第一間就開在中山日本區(qū)的五條通巷口,
附近本來就是日本料理的一級戰(zhàn)區(qū),日本客人也多,
去年四月底經(jīng)過時就發(fā)現(xiàn)它把原本的陶板屋給踢掉在裝潢中,
五月初一開幕後,門庭若市的程度真令人咋舌,
不知不覺中臺灣人也學會了日本人愛排隊的習慣呢!
聽說用餐時段要等兩個小時!真是太可怕了>_<
一風堂也算是在臺灣常見的九州博多拉麵,
是說這一年來新開的店家大多都是走這個路線的XD
他們家的豚骨湯頭非常非常地濃郁!
頗有在日本吃拉麵的渾厚感,
可以說是我目前吃過的拉麵店中最濃的。
(日後被凪(Nagi)豚王拉麵、麵屋輝、鷹流等追平或超越,可以不用再來受氣了)
詳細全文大圖版分享於: http://kagami.pixnet.net/blog/post/30834990
白丸元味 200元
臺灣僅僅只有提供三種基本款的拉麵,
白丸元味、赤丸新味和一風堂からか麺(一風堂辣肉味增),
其他都是配菜類。
日本則是有八種,不過不少是店家限定的口味,
當然臺灣只有基本款。
畢竟是熱門店家,廚房不論客人有沒有點就拼命煮,
就算是已經(jīng)快十一點了也一樣,
所以點完菜後非常快地拉麵就上桌了,
擺盤上也顯得頗隨便,單就賣相其實不太好XD|||
配料方面,兩片叉燒、一小搓蔥花、一小搓黑木耳絲、一小搓豆芽菜,
除了湯和麵外還淋了一點辣油,
沒了!就這樣沒了!
種類不多外份量還放的超級節(jié)省的宛若回到昭和時代(喂)
恭喜一風堂"榮登"臺灣我吃過的拉麵中配料最窮酸的冠軍!
之前再怎麼對誠屋(麵通屋)、花月嵐、山小屋、屯京的配料覺得不滿足,
也沒有這裡如此誇張,
更駭人的是這裡的價格還比上面說的任何一間都貴個幾十元,
一風堂是最便宜也要200元起跳的,
還可以一直滿席到打烊,
只能說臺灣人的錢真好賺=_=
一風堂主打的是九州豚骨湯頭,湯裡也有漂浮著豬背脂,
入口後會散發(fā)出濃郁的脂肪甘甜。
在臺灣最早主打這個特點的應該是花月嵐,
不過他們的喝起來並沒有特別的感受,整個就是又油又鹹,
沒有甜味做為畫龍點睛的效果;
之前介紹過的屯京雖然是加了醬油去調(diào)味的東京豚骨風格,
也是有豬背脂在湯裡。
單論這點來說,
我覺得屯京的豬背脂略勝一籌,甘味更加明顯,
配合湯頭比較突出;
不過論湯頭深度和濃度的話,則是一風堂佔上風。
我是不懂為什麼豚骨拉麵要加辣油?
而且在菜單上跟點餐時都不會詢問告知,
如果有人完全吃不得辣的拿到應該會哭死。
(周遭有好幾位很怕辣的朋友所以會注意到這點)
雖然日本近年流行辣油,不過加了也沒比較好吃啊,
湯頭反而看起來變混濁了。
這邊是已經(jīng)吃到接近碗底時的樣子,
我吃食物時大多沒有另外加調(diào)味料的習慣,所以人家原本就是這個樣子,
顏色更深了,
雖然沒有上一張濃到冒泡的浮末,不過還是殘留有大量的油脂。
一風堂的湯底有點過濃過鹹,讓人就算配著冰水也很努力才能下嚥的程度,
白丸已經(jīng)比赤丸還好了,
不過整頓飯下來還是狂喝水。
整體上來說,一風堂的豚骨頗濃厚,稍油也有點稠,
偏鹹,香味雖不及日本當?shù)乩I店不過還OK。
一風堂的麵條跟很多的九州豚骨一樣,都是搭配極細麵,
從夾起它的筷子當比例尺不難看出,非常的纖細,
剖面看起來接近正方型。
雖然人家九州本來就是濃厚豚骨配細麵較多,
不過我一直不能理解這樣的相輔相成在哪?
口味比較重的配上細麵,吃起來不是不解膩嗎O_O?
總之我個人是喜歡粗麵遠大於細麵的,
而拉麵中重視的順序是麵條>湯頭>配料>價格,
如果有麵條很不OK的店家就不會再去第二次,
像之前介紹過的山小屋的再訪興趣就很低。
(湯太鹹過油不過很濃,其他兩個部分還OK,就麵條超悲劇,
本身口感就不怎樣了,請他們煮麵硬結(jié)果跟普通完全一樣軟趴趴)
一風堂好歹煮麵的時間拿捏的合格,
點餐的時候有交代要煮麵硬,
服務(wù)生還在繼續(xù)解釋說臺灣人的喜好口感通常會選麵軟,
啊我從小就吃硬不吃軟(指食物)啊請趕快幫我撈起來啦=D=!
至少煮麵硬不會太軟,還有點嚼勁,
不過因為麵細還是建議趕快吃完,他們家的麵條是會逐漸泡軟的。
他們家的叉燒是一碗兩片的,
大小不大,大約是女生的半個掌心的尺寸。
厚度普通,不特別厚也不會讓人嫌太薄,
整體份量跟給一大塊叉燒的店家折算起來差不多,
不會讓人因為看到有兩片就覺得很充實。
叉燒非常、非常的油膩,
這次點的兩碗中的兩片,通常是一片較瘦一片較肥,
下面那張照片已經(jīng)是偏瘦的那塊了,
看看大約50%的比例仍是肥肉;
肥的那塊......是上圖右邊那塊,
感覺70%以上都是肥肉,看得讓我很想丟掉= =
其實我很少在吃拉麵時會思考熱量問題的,因為它本身就是高熱量的料理,
喜歡的Vivi MD說自己很喜歡吃拉麵,但為了身材一個月只準自己吃一次,
從這邊就不難了解這是多麼容易增加體重的食物了。
為了湯頭美味我覺得帶有油脂是可以增加美味的,
但看看這個湯頭再看看叉燒,熱量是不是一碗就破千卡了啊?
明明沒啥料的說。
總之實在是太油了,吃起來就是滿口肥肉,
雖然瘦肉的部分沒有煮過軟而散爛,
不過比例過低,其實享受不到什麼滋味。
有入味,軟硬適中,
就是油到可怕Q_Q
這邊就是上桌時除了叉燒之外的"全部配料",
撈起到湯面上集中後的樣子,
真的給的超級小氣的,看起來很像是誰吃剩的。
整體上除了服務(wù)跟價格外,我最不滿意的就是配料少到可憐這點。
赤丸新味 230元
赤丸也是九州豚骨湯頭,配料跟白丸原味完全相同,
不過多加了紅色的辣味增跟黑色的蒜油,
然後赤丸的碗看起來好像比白丸大一點......
這樣的差異值不值30元?看個人喜好和選擇吧XD
兩片叉燒、一小搓黑木耳絲、一小搓蔥花、些微的豆芽,
加上辣油、赤味增、蒜油,相聚在碗中。
忍不住再說一次配料真的是非常寒酸,
不把那些醬算進去就連個麵碗的一半都蓋不住,彷彿被誰先偷吃過才上桌的零零落落。
本月的遠見雜誌正好有介紹到一風堂,
採訪評比所拍的照片,真應該跟泡麵包裝一樣打上"本圖僅供調(diào)理參考"。
一風堂貴的道理?我完全不懂=_=
赤丸的湯頭跟裡面的醬料混合後,濃郁程度是比白丸還要更高的,
並不會有醬油豚骨的那種鹹感也沒有酸味,
雖然這道也算重口味,但風格不同。
湯頭頗稠,有點黏膩,浮油厚也多,邊吃需要邊狂喝水才能解膩。
我自己本身吃辣,這樣有點微辣的程度是很OK的,
我個人是喜歡赤丸勝過白丸的,
同行的朋友正好相反,喜歡白丸覺得赤丸太重,
我也很訝異平常口味偏淡的自己居然偏好赤丸?或許是已經(jīng)習慣日本的拉麵濃度了吧?
黑黑的這邊是提煉過的蒜油,
乍看之下讓我想起了花月嵐的極黑。大蒜拳骨拉麵,
當時他們家的黑麻油讓我有了點心情創(chuàng)傷,很鹹又不香真的很難過,
相較下一風堂的蒜油就好很多,雖然也走重口味,至少湯頭的香味可以保留住、不死鹹。
調(diào)和後的味道跟直接喝不太一樣,
可以多方嘗試看看。
接近碗底時赤丸會比白丸更難以入口,
味道真的很重也很鹹,
白丸比較有機會喝完,赤丸就很辛苦了。
蒜油很快就會被細麵給吸收,
建議是上桌後赤丸需要馬上拌開,不然局部麵條會變得很鹹。
他們家的紅味增辣度意外地高!
通常日本人普遍上不太耐辣,不知道是否一風堂是出於九州的緣故,
(當?shù)刈钣忻木褪抢摈L魚子的明太子啦)
紅色醬汁的辣度有日本中辣的程度,
這碗強烈推薦不能吃辣的人千萬不要點XD
叉燒........真的非常肥。
2/3都是肥肉和油脂,咬下去油會在口中滲開,
整個軟趴趴個人覺得滿噁心的,真希望有去叉燒然後便宜一點的選擇。
總之,赤丸和白丸各有優(yōu)缺點,
不過兩者都算是相同屬性的濃郁九州系豚骨配細麵,
叉燒肉很肥、其他配料非常少、湯頭裡有豬背脂,
麵條的口感和硬度算有日本拉麵的水準。
博多明太子筍干 55元
雖然有點諷刺,但老實說我覺得這一天最好吃的是這個小菜|||
有點貴但我看到明太子就沒抵抗力了。
幸好它不會很小一盤,至少不是拿醬菜等級的盤子裝著,
筍乾給的也算不少,堆起一座小小山。
跟明太子一起攪拌後利用魚卵的鮮味和辣味來增加深度,
再搭配少許白芝麻,味道很不錯,
不是一般辣筍可以比擬的。
不過到最後還是忍不住想碎碎念,
相同的筍乾在日本售價是一份80円、兩份150円,
即使折算成現(xiàn)在的臺幣也只有一半,更別說日本的國民平均收入是臺灣的兩倍了,
在當?shù)厥羌狱c也很輕鬆可以負擔的價位,
到臺灣就可以用國外品牌的名義賣貴很多,
臺灣人媚外的個性,真是讓各地來的外國人賺了不少呢。
一風堂的座位下方有個箱子,方便用餐時可以不用煩惱該把包包放在哪裡。
這天來的時後給我們的位置是洗手間前的板前,
離廚房和廁所都近,算個比較幽靜的角落,
(當然照他們的滿席率這個座位一天也翻桌好幾次吧)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服務(wù)生拉開箱子跟我說可以放時看到有隻蟑螂在裡面,
我就笑笑地搖搖頭、把包包放在腿上了XD
素來超級懶得排隊的我,
擇日不如撞日地在某個平日晚間十點半還沒吃到飯的狀況下,
想說可能不用等就去看看,
結(jié)果還是等了20分鐘左右才能入席,真不是普通熱門一_一|||
第二張照片是打烊前30分鐘的十一點半,終於沒有人在排隊了,
沒耐心的我決定在它退燒前都這個時後來。
最後要講一下他們家真的很令人詬病的部分:服務(wù)方面。
基本上拉麵店在臺灣很多要收服務(wù)費這點本來就莫名其妙,
店員大多除了點菜上菜外不會做任何服務(wù),
許多家連水都是放在桌上讓客人自己倒的讓你自己服務(wù)自己,
卻還要收服務(wù)費?
如果是吃到飽要收桌子我可以理解,西餐每一道都要抓時間和倒水我可以理解,
原本是平民料理的拉麵,就像我們的牛肉麵一樣的食物,
賣的不便宜了卻要跟客人收服務(wù)費?
如果真的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就算了,
偏偏一風堂的服務(wù)生感覺上比較像是國小老師在盯學生午睡一樣,
我這次來消費的時間是晚上22:40到23:30,
認識我的人都吃到我吃飯非常慢,還要拍照,這麼快從店家出來事出有因。
即使已經(jīng)過了熱門排隊時段,已經(jīng)到了打烊前的一小時內(nèi)了,
還是在這短短50分鐘內(nèi)被問了至少五次可以收盤子了嗎?
也就是說平均至少5到10分鐘就會被問一次,是有多想趕客人啊=口=?
我從吃到一半時就一直、一直被問,
而且有幾次服務(wù)人員是直接擺出了認為我會答應的動作,手差一點就把碗抽走了,
明明門外已經(jīng)沒有排隊的隊伍了!
老實說感覺很差,覺得服務(wù)費是付來請人趕自己走的。
拉麵也不是客人點了才煮,所以一點完沒幾分鐘就會高速上桌,
擺盤隨便到麵條還掛在麵碗邊緣,配料叉燒隨便擺,
活脫像是中午去小店買的肉羹麵。
很不用心。
另外朋友Linko也碰到很誇張的事情,
她去用餐的時候加點了牛舌,
旁邊配的番茄居然裂開還長出很明顯一團白白的黴菌,
(發(fā)霉的照片之後補上)
當然不敢吃就請服務(wù)生來,
服務(wù)生說會請廚房研究看看,把盤子端走後......就沒有再回來了!連牛舌都不還!
那個是客人付錢點的東西耶!先不管人家要不要吃好歹該補一份新的回來吧?
端走後連再來道歉或是做任何補償都沒有!
就只是在廚房竊竊私語。
難怪後來每次跟她去不同家拉麵店吃飯時都會聽到她提起,
是我也會在心中把這間店打叉叉。
一風堂除了配料外,服務(wù)也是我去過的日式拉麵店中的末座。
一風堂就食物上的表現(xiàn)是不錯,
可以說是我目前吃過的日本拉麵中湯頭很濃郁的,
可能對不習慣麵湯這麼重口味的臺灣人會不適應,
還滿有日本拉麵的感覺。
麵條部份口感也不錯,比較有堅持日式的硬度,
也跟大部分來臺為了迎合臺灣人口味而明顯軟化的拉麵店不同。
這兩點在我看來是優(yōu)點,也跟很多拉麵店有所區(qū)隔,
但或許有不少慕名而來的臺灣人會吃不習慣?
而且開幕到現(xiàn)在除了打烊前,都要排很久的隊才能進去,
如果對傳統(tǒng)日式拉麵接受度不夠高的話,
辛苦了幾十分鐘、甚至一兩個小時才吃到,偏偏不合口味,
很容易敗興而歸。
我個人的立場是覺得配料太少,一碗兩百多起跳的,
居然連半個溫泉蛋都沒有,
原本認為去年年底開幕的屯京配料已經(jīng)給的夠少了,
相較下一風堂的才真的叫寒酸XD|||
價格也開的比大部分的日本來臺拉麵還貴,
讓我再來的意願也大幅下降了。
而且那個過於熱烈的排隊狀況才是更大的問題,
近期開幕的山頭火和一風堂都常常要排一個小時以上,
就這個偏高的價格、還要辛苦才能吃到的料理,
請拿自己的平均工時所得折算一下你等待所花的的時間,
女孩子還可以計算一下這段期間曬黑要美白回來保養(yǎng)品的成本XD
我的話會覺得不值得,
吃一碗拉麵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
如果不能壓到等後時間20分鐘以內(nèi)的話,
附近還有很多好吃的店家,
像是六條通的尚更烏龍麵,初穗大阪燒,麵太郎和元吉屋的家常料理等等,
在日本區(qū)的這一帶受歡迎的日本料理小店林立,
往中山捷運站附近也有很多選擇,
真的不需要這麼辛苦XD
單論湯頭的話是不錯不過沒有不可取代性,如果不用久候的話偶一為之可以,
畢竟一風堂的價格真的不便宜又要等太久,
單論價格的話CP值不盡理想。
2012.11.25追加:
如果拿一風堂跟後來開的凪(Nagi)豚王相比,
兩個價位差不多,基本款豚骨200元、特調(diào)230元,
都會加收10%服務(wù)費。
一風堂的基本款豚骨白丸元味
凪(Nagi)豚王的基本款豚骨豚王
售價:平手
麵條:不相上下,
凪(Nagi)豚王比較可以依客人需求做細微調(diào)整
湯頭:不相上下,
都夠濃郁,凪(Nagi)豚王的變化口味比較多
叉燒:凪(Nagi)豚王勝,
大塊很多又有厚度;
一風堂的50%以上都是肥油難以下嚥
配料:凪(Nagi)豚王勝,
給得比大部分的拉麵店都多;
一風堂的我還以為是人家吃剩的超寒酸,上面兩張照片應該非常明顯見勝負
上菜速度:一風堂勝,
因為廚房不是收到你的點單才開始做;
凪(Nagi)豚王開幕後一個月以來動作加快不少
擺盤:凪(Nagi)豚王勝,
一風堂搶快隨便裝的程度跟路旁的陽春麵有得拼,我的麵條還掛在碗邊。
服務(wù)態(tài)度:凪(Nagi)豚王勝!!!至少都很客氣還會主動幫忙加水;
一風堂只會拼命地想收盤子趕客人走,出了失誤還不道歉!
高傲度是日本拉麵店中居冠+_+
店面大小:一風堂勝,
畢竟是吃下一整層樓可以做為兩間店面的大小,裝潢也比較氣派;
凪(Nagi)豚王走親民熱鬧風。
排隊時間:凪(Nagi)豚王勝,
即使新開幕在用餐尖峰期,也鮮少聽人排隊到30分鐘;
一風堂的兩小時簡直在開完笑。
整體上我再也沒有踏入一風堂的理由了,
自己可不是個喜歡花錢被虐的個性。
除非哪天去九州旅行,到會想去本店嚐嚐看,
確認一下臺灣分店到底學到總店的多少^_^
最後來分享一下目前心中對吃過的日式拉麵的排名:
樂麵屋=麵屋輝>凪(Nagi)豚王>麵家三士>豚骨家>鳥華>博多拉麵>鷹流>美濃屋>旺味麵場>一風堂>屯京>山小屋>麵太郎>赤阪>風風亭>大海>花月嵐>誠屋(麵通屋)>三田製麵所
(備註一下,美濃屋CP值、麵條等都相當不錯,
但因為我個人無法接受醬油湯頭,喜多方拉麵體系偏偏就是,故排名僅位於中段,
並非不好吃,而是他的好不投我所好,只能說很可惜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