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來瞧瞧它們的可愛之處唄^_^
一個是充滿立體的彩繪,一個是充滿生命力的機器人
漫步在這小巷弄中,忍不住蹲下細瞧這地上一叢黃澄澄的藝術品
作品:共生(葵之家)
遠看像似豆芽菜,原來是束帶做成的ㄋ
原本獨立的束帶被緊緊的串在一塊,團結共生
接著就循著路標,找到了目的地~水巷覓鏡
褚之基「新屋心之家」
在這小小的區塊,有著新屋的聲、色、光、影、味及速度之景
設計藝術融入在這老屋牆面,產生了新的形象與感觀
展示區旁,也有每件作品的來源與意義,讓人一目了然
院子前的跳格子勾勒出許多人小時候的歡樂時光
蓮光池上&水車。相信在蓮花綻放的時刻,這一處肯定別有一番意境與美感
水圈圈彩繪到了捏。彩繪時間為10月16日~10月25日
藝術家潘羽祐將新屋居民的生活特色與情境,將其轉換成圖像,
以水藍色為底,各種色彩為輔在替代水圳的柏油道路上彩繪
多些想像力靠近看,那水藍色上的小動物彷彿就像小池塘般的活躍
無論是圓圈圈還是不規則,都很童趣又有情境
立體的桌餐,桌上的料理好澎湃又豐富
餐桌上的池塘料理
行走的小徑有了作品的美化後,就像新生命的注入一般
騎著偉士牌兜風去
將新屋居民的生活特色與生活,轉換成圖像
原本寧靜的巷弄,處處活潑又驚喜
海洋生物與池塘生物並存
水中魚兒都像活生生的跳出水面
池塘裡悠遊的雞鴨群
平凡無奇的波浪牆,也被賦予了農村色彩
拿起大眼鏡來放眼看世界
大型水龍頭
雖然只是小小的地景,但是水藍色系抓住了我的目光
每一處的畫作,讓大夥兒圍繞轉來轉去的開心拍照
農夫汗如雨下的辛勤耕種
水巷下的水圳透過了彩繪圖像再度出現在居民生活周遭
同時串聯民眾的生活記憶,重現新屋水鄉米都的特色與文化
水圈圈。作者:潘羽祐
讓水巷水圳透過意象浮現於地表
新屋水巷就像被上妝般的充滿了故事色彩
離開了地表的水圈圈,接著來到水巷繼續尋覓不一樣的風貌
住家後方反射水巷脈絡,並映照沿途房舍與居民的生活面貌
多采多姿的愛心
賞心悅目讓人歡樂
利用花盆製成的烏籠,非常獨特又有創意
接著走到延伸至炳哥的機器人異想世界
巧手下佈置於新屋的水巷及三民路人行道上
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將廢棄的材料一一焊接、組裝、彩繪,
成功打造有趣的「鐵雕」作品
桃園地景藝術節與新屋鄉在地居民一同共襄盛舉,加強在地人文的連結
色彩鮮明的機器人,很難想像它們原本是回收鐵器製成ㄋ
環保創作
或許是因為我沒啥創作概念,所以對這樣的環保創作,特別喜歡
表情與手勢生動又可愛
手舞足蹈的模樣就像卡通
作者將每一款機器人以顏色區分
就像為破銅爛鐵打造新生命一樣
就像張開雙手讓人開心的想擁抱
路旁樹上漂亮的艷紫花朵
冰冷的廢鐵藝術作品活化為街道兩旁的點綴
在離開了豐富的地景?術區後,還在街上還巧遇了捏麵人的小鴨~揪古錐唄
接著來到了鄭炳和老師的資源回收場
配合此次的桃園地景藝術節,除了看黃色小鴨
也一定不能錯過這孕育鐵雕作品的搖籃-炳哥的工作站
可以想像嚴肅壯觀的八家將化身成了讓人喜歡又親近的Q版八家將嗎
八家將的由來
粗獷的金屬經過改造與組合,躍出了生命般的引起迴響與共鳴
炳哥的環保藝術促進地方文化與產業的活化,成為桃園藝術文化新的國際亮點,
更多關於鄭炳和老師與在地藝術家的作品詳細內容資訊請上官方網站http://tylf.tycg.gov.tw/查詢
運用回收平凡不起眼的街燈罩,經過彩繪及切割後,成為面貌多樣的國劇臉譜
原本展示於回收場工作站內的作品,成為活動線狀的裝置藝術大道,
吸引路過民眾的駐留與攝影留念
以廢棄輪鋼圈和鐵桶為素材,創作各種表情與動作的機器人
機器人們的創意來源,作品非常有創意,以及對資源再利用有了新的生命
將不同形狀的廢鐵材轉化成栩栩如生的機器人
炳哥將環保教育理念透過機器人化為生活教育教材
瞧~那打火英雄的帥氣是不是有模有樣咩
我特愛這象徵自由拿火把的Q版自由女神捏
原本平靜的新屋村,有了黃色小鴨的逗留已讓人驚嘆連連
但除了看小鴨,不妨多些時間駐留這充滿童趣的水巷覓鏡
還有~親近那些活潑的機器人異想世界
細細欣賞這農村及埤圳景緻的精彩藝術
會讓身心靈有很不一樣的新感受呦^_^
此文同步發表於:2013桃園地景藝術節~水巷覓鏡 & 炳哥的機器人異想世界